新国学网:剖析国人的冷漠病(5)

编辑:秋痕 来源:中国新闻网
 
扩展阅读
如果说中国人的耐心是举世无双的话,那他们则更是出了名地冷漠。我认为这同样是社会环境的产物。英国名著《汤姆求学记》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汤姆·布朗临行前,母亲嘱咐他“要抬头挺胸,直截了当地回答别人的问题”,然而中国母亲对儿子的临别嘱咐却往往是“少管闲事”。中国人固守的冷漠态度就像是英国人随身携带的雨伞一样,因为风云多变的政治气候总是暗藏危机,这对于那些管得太多的人来说终归是一种潜在的威胁,换言之,中国青年和外国青年一样都热心公益,中国和其他国家一样,也有热血志士,他们也热衷于“参与公共事务”。但等这些年轻人到了25~30岁之间的某个时候,大家全都变聪明了,变冷漠了,而冷漠是判断一个人是否老练和有教养的重要标准。
——选自林语堂《中国人的冷漠》
“在一个法治上轨道的国家里,人是有权生气的。受折磨的你首先应该双手叉腰,很愤怒地对摊贩说:‘请你滚蛋!’他们不走,就请警察来。若发觉警察与小贩有勾结……那更严重。这一团怒火应该往上烧,烧到警察肃清纪律为止。可是你为什么都不做;畏缩地把门窗关起来,耸耸肩,摇摇头!不要以为你是大学教授,所以作研究比较重要;不要以为你是杀猪的,所以没有人会听你的话,也不要以为你是个大学生,不够资格管社会的事。你今天不生气,不站出来的话,明天——还有我、还有你我的下一代,就要成为沉默的牺牲者、受害人!如果你有种、有良心,你现在就去告诉你的公仆立法委员、告诉卫生署、告诉环保局:你受够了,你很生气!你一定要很大声地说!!!”
——选自龙应台《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山东商报)


关键字: 内容标签:剖析,国人,冷漠剖析 国人 冷漠
下一篇:剖析国人的冷漠病(2)||上一篇:老佛爷也有女儿情 慈禧最有女人味的十年生活(1)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