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半百的溥仪非常同情李淑贤的悲苦境遇,并把晚年全部感情都给了李淑贤。在这之前,溥仪从不知道爱情为何物,和李淑贤在一起后,让他过上了普通人的二人生活,感受到了生活的甜蜜与温馨。
晚年的溥仪既热爱生活,也很懂得体贴人。做皇帝时,他没有机会照顾别人,但和李淑贤一起生活后,他爱说爱笑,差不多每天都要给她说几个笑话。溥仪与李淑贤生活了五年多时间,他视李为晚年的情感寄托,尽量给她无微不至的照顾。其实,长期生活在宫廷中的他非常缺乏生活经验,甚至连最简单的家务事都做不来,但溥仪一直在积极改造和学习。平凡的夫妻生活让溥仪感受到了人情冷暖,他尽量与人为善,溥仪长春伪皇宫学着照顾他人。他陪李淑贤逛街,送李淑贤去上班;下班时,他早早就在车站等着她,若是逢李淑贤晚上加班,溥仪还会打电话到医院来,有时拿件衣服、送把伞或买点吃的东西送来,往往要到赶末班车的时候才肯回家。夫妻俩生活在一起,难免发生口角,有一回吵架,连周总理都知道了,总理语重心长地对溥仪说:"你的身份很特殊,是新中国改造旧民成功的典范,所以要做好榜样,否则将给外国记者不好的印象。"溥仪听后,备感惭愧。
1963年夏天下了一场暴雨,北京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深深的积水。匆匆忙忙拿了把伞赶到医院,没有看到李淑贤,溥仪焦急万分,心想千万别出事。在往回走的路上,他忽然发现一处没有盖的下水道口已被雨水漫过,他知道这是李淑贤每天上、下班必经之地,怕她走到这里不注意而滑下去,于是,便打着伞守在旁边。等李淑贤找到溥仪后,他早已淋成了落汤鸡了。憨厚若此,常人不及。
"我心中明白,我快要离开人世了,这么长时间我不愿和你讲这件事,是怕伤你的心,我的病本是难以治愈的绝症。"
1967年,正值"文革"大动荡时期,溥仪最后一次肾病发作。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已经病入膏肓了。他住在北京医学院附属医院里,看东西非常吃力,经常需要李淑贤读书信给他听。他的记忆力严重衰退,很多次上厕所都忘了带手纸,吃饭时不拿饭碗就去盛菜。住院期间,几乎没有亲朋好友来探望,只靠李淑贤一人照顾着。恰恰是这个溥仪去世之前最放心不下的平凡女人,给了他最后一缕温情。1967年10月17日,末代皇帝溥仪在凄凉中离开了人世。
溥仪逝世后,没有留下什么遗产。5元的骨灰盒,是溥仪最后的栖息地。中国的末代皇帝,一生经历无数家国大事,死后还原为一介布衣。他一生的大部分时光,都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傀儡,其实亦有难言的苦衷。这些,只有溥仪自己知道。
知道自己快要离开人世,同时又有很多人、很多事难以割舍。当生命的亮光即将熄灭,这样的苦却难以回避。溥仪同样不能。
[名家评点]
该犯关押已经满十年。在关押期间,经过劳动改造和思想教育,已经有确实改恶从善的表现,符合特赦令第一条的规定,予以释放。
--毛泽东的特赦令
我是不赞成清室保存帝号的,但清室的优待乃是一种国际的信义、条约的关系。条约可以修正,可以废止,但堂堂的民国,欺人之弱,乘人之丧,以强暴行之,这真是民国史上一件最不名誉的事。
--胡适
(本文摘自《最后的声音——民国名人的遗嘱》, 曾辉编著, 团结出版社出版 转载本文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认同其观点和立场)
关键字: 内容标签:末代,遗嘱,透视,皇帝,溥仪末代 遗嘱 透视 皇帝 溥仪
点触宗教门户网进入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晚年的溥仪既热爱生活,也很懂得体贴人。做皇帝时,他没有机会照顾别人,但和李淑贤一起生活后,他爱说爱笑,差不多每天都要给她说几个笑话。溥仪与李淑贤生活了五年多时间,他视李为晚年的情感寄托,尽量给她无微不至的照顾。其实,长期生活在宫廷中的他非常缺乏生活经验,甚至连最简单的家务事都做不来,但溥仪一直在积极改造和学习。平凡的夫妻生活让溥仪感受到了人情冷暖,他尽量与人为善,溥仪长春伪皇宫学着照顾他人。他陪李淑贤逛街,送李淑贤去上班;下班时,他早早就在车站等着她,若是逢李淑贤晚上加班,溥仪还会打电话到医院来,有时拿件衣服、送把伞或买点吃的东西送来,往往要到赶末班车的时候才肯回家。夫妻俩生活在一起,难免发生口角,有一回吵架,连周总理都知道了,总理语重心长地对溥仪说:"你的身份很特殊,是新中国改造旧民成功的典范,所以要做好榜样,否则将给外国记者不好的印象。"溥仪听后,备感惭愧。
1963年夏天下了一场暴雨,北京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深深的积水。匆匆忙忙拿了把伞赶到医院,没有看到李淑贤,溥仪焦急万分,心想千万别出事。在往回走的路上,他忽然发现一处没有盖的下水道口已被雨水漫过,他知道这是李淑贤每天上、下班必经之地,怕她走到这里不注意而滑下去,于是,便打着伞守在旁边。等李淑贤找到溥仪后,他早已淋成了落汤鸡了。憨厚若此,常人不及。
"我心中明白,我快要离开人世了,这么长时间我不愿和你讲这件事,是怕伤你的心,我的病本是难以治愈的绝症。"
1967年,正值"文革"大动荡时期,溥仪最后一次肾病发作。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已经病入膏肓了。他住在北京医学院附属医院里,看东西非常吃力,经常需要李淑贤读书信给他听。他的记忆力严重衰退,很多次上厕所都忘了带手纸,吃饭时不拿饭碗就去盛菜。住院期间,几乎没有亲朋好友来探望,只靠李淑贤一人照顾着。恰恰是这个溥仪去世之前最放心不下的平凡女人,给了他最后一缕温情。1967年10月17日,末代皇帝溥仪在凄凉中离开了人世。
溥仪逝世后,没有留下什么遗产。5元的骨灰盒,是溥仪最后的栖息地。中国的末代皇帝,一生经历无数家国大事,死后还原为一介布衣。他一生的大部分时光,都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傀儡,其实亦有难言的苦衷。这些,只有溥仪自己知道。
知道自己快要离开人世,同时又有很多人、很多事难以割舍。当生命的亮光即将熄灭,这样的苦却难以回避。溥仪同样不能。
[名家评点]
该犯关押已经满十年。在关押期间,经过劳动改造和思想教育,已经有确实改恶从善的表现,符合特赦令第一条的规定,予以释放。
--毛泽东的特赦令
我是不赞成清室保存帝号的,但清室的优待乃是一种国际的信义、条约的关系。条约可以修正,可以废止,但堂堂的民国,欺人之弱,乘人之丧,以强暴行之,这真是民国史上一件最不名誉的事。
--胡适
(本文摘自《最后的声音——民国名人的遗嘱》, 曾辉编著, 团结出版社出版 转载本文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认同其观点和立场)
关键字: 内容标签:末代,遗嘱,透视,皇帝,溥仪末代 遗嘱 透视 皇帝 溥仪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下一篇:郑伯克段于鄢:庄公纵弟为恶(2)||上一篇:史上头号活宝皇帝陈叔宝:抱美人上朝 亡国前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