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史上"七请"孟获非"七擒" 诸葛亮攻心保后方团结

编辑:秋痕 来源:西安晚报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是否确有其事?这一直是中国史学界未解之谜。
2011年6月,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与凉山州博物馆启动重走诸葛亮南征路的考察活动,考察有关三国文化遗迹和传说。
《三国演义》中记载:南蛮王孟获反,诸葛亮率军南征,经历了毒泉与瘴气的磨难,击败了巨兽与藤甲军,七擒七纵,终使孟获降。
且不论那些带有传奇色彩的毒泉、瘴疠、藤甲是否确有其事,但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经过《三国演义》的演绎,早已深入人心。然而,一些专家学者发现,在当地,孟获是以一个民族英雄的形象出现的。“沿途不仅有很多孟获的传说,还有很多纪念孟获的庙宇和以孟获为名的村庄、县城。”考古学博士、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研究员罗开玉说,在雷波县马湖金龟岛上的海龙寺中,专门建有一座孟获殿。
“这是全国唯一一座供奉彝族首领的庙宇。当地学者认为,《三国演义》中‘七擒七纵’孟获乃是误传,根据诸葛亮‘攻心为上’的政策,应该是‘七请’才对。”罗开玉说,当地学者认为诸葛亮南征是为了确保后方的长期安定团结,以盟友的身份相邀孟获,二人地位平等地共商兴国大计,也符合诸葛亮“攻心”和民族和睦的理念。“《三国志》上没有记载‘七擒孟获’一事,‘请’与‘擒’音相近,也许真正的历史正是‘七请’孟获。”
诸葛亮在南中地区的影响也让很多参加考察的专家学者感到惊讶。三国时期,南中是蜀汉极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蜀汉南部的益州、永昌、牂牁、越嶲、朱提五郡,主要是少数民族聚集区。诸葛亮平定南中后,改五郡为牂牁、越嶲、朱提、建宁、永昌、云南、兴古七郡,即今四川省大渡河以南地区(主要是凉山州和攀枝花市所属地区)和云南、贵州两省。“在考察过程中,与诸葛亮相关的传说、地名、庙宇非常多。”沿途专门负责收集三国传说的符丽萍说,很多与诸葛亮无关的遗迹,老百姓也都用他来命名;沿途不少地区,称所织的布为诸葛锦,认为种水稻也是诸葛亮所传授;很多地方都建有“武侯祠”。
“可以说诸葛亮在西南地区的影响超过了任何一位古人,这应该与他‘攻心为上’的少数民族政策有关。”符丽萍说,在全世界的华人区,孔子和关羽都是影响力很大的人物,但是在南中地区,诸葛亮的影响远远超过这两人,形成了一种不同于其他华人区的亚文化现象。(中综)


关键字: 内容标签:攻心,史上,团结,诸葛亮,孟获非攻心 史上 团结 诸葛亮 孟获非
下一篇:南宋时期也曾出现过“微博”热议 前后两百余年||上一篇:杜甫曾是富贵公子哥:前半生在打猎和唱歌中度日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