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唐高祖李渊误中“美人计”被逼造反做皇帝(1)

编辑:Jina 来源:新浪
 

这历朝历代的皇宫里,能有点成就的人,那肯定是个顶个儿的脑袋瓜子好使。因为他们不光想着怎么辅助国君,还得防着别人的算计呀!所以在他们看来,这暗地里的勾心斗角使绊子,可比那些明刀明枪的战争难对付。万一一不留神被人算计了,您想跑都跑不了。在政 治 斗争里就有这么一招--置之死地而后生。 


    其实说白了就是让您中了我的圈套,断了您的后路,只能往前,不能后退,就得听从我的摆布,否则就得束手就擒。今儿个咱们要聊的这唐高祖李渊造反的故事,就是中了这"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计策下才开展起来的。 


  要说这唐高祖李渊,虽然是以反对隋朝起家的,可是在一开始的时候,他可是对隋炀帝十分忠心啊。这话还得从李渊的身世说起。李渊的母亲可是当时鲜卑贵族独孤信的四女儿,还是隋炀帝杨广的姨妈,要是细论起来,隋炀帝和李渊还是姨表兄弟呢。早先隋文帝在世的时候,李渊也只不过就是一个州郡级别的最高行政长官而已,等到自己这个表哥隋炀帝登基做了皇上以后,他是瞅准机会,一个劲儿地拍马屁,结果还真就受到了重用,把他调到中央,负责起了宫廷保卫的工作。要知道,这个官职可不是一般人能做的,那可都是皇上最信赖的贴身近臣呀!照这样看来,李渊能不感谢这个皇上表哥吗?能不对他忠心吗? 


  因为溜须拍马,就被安排了个好差事,可见这李渊是下了一番苦功夫呀!现在的李渊可算是出人头地了,可是这当皇上的表哥,会保他一辈子的荣华富贵吗? 


  隋炀帝画像逼出来的皇帝这隋炀帝杨广虽然很有才华,头脑精明,可在历史上,他却是出了名的暴君。仗着国力强盛,荒淫残暴、生活奢华到了一定程度。他下令在洛阳西郊建造了一座西苑,光占地就有200多亩。苑子里有海,这海就有点类似于咱们现在北京的北海、什刹海似的,海中还修建了三个仙岛,每个都高达100多尺,上面修着亭台楼阁,非常壮观。在海的北面还开凿了一条龙鳞渠,这样,海里的水就可以顺着水渠流到外面。沿着这条水渠,隋炀帝还让人修建了16个别院,每个别院由一个妃子来管理,个个都是非常华丽,整个西苑被点缀得是四季如春。 


  不仅如此,他为了游玩和加强对南方的统治,还征调了100多万民工,花费了6年的时间,修建了一条长达4000多里的大运河。河的两旁是花红柳绿,每隔两个驿站就设置一座行宫供自己休息,全程下来,这行宫就有40多座。 


  隋炀帝的这些举动,弄的当时的老百姓是苦不堪言呀!俗话说得好,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面对隋炀帝如此的横征暴敛,公元611年,各地的农民起义是风起云涌,就连有的隋军将领也是割据一方。突然之间,全国上隋朝运河示意图下竟然一下子冒出了100多支反隋的大军。 


  当时, 在这些队伍里面, 有三股较大的力量, 分别是河北起义军、瓦岗起义军和江淮起义军。而一些有实权的人,也是拥兵自重,自立为王。在这种内外交困的局势下,隋炀帝也担心起来,总是怕别人夺了自己的位子。 


    当时流传最广的一条谣言就是"杨氏将灭,李氏将兴",听到这个,就有那拍马屁的大臣劝隋炀帝,应该杀了天底下所有姓李的人。估计当时隋炀帝大概是觉得这项工程过于浩大,就没有这么做,但从此确实对姓李的名门望族是戒备重重。他在毫无罪名的前提下,灭了一大批德高望重的李姓大臣,对李渊也是大不放心。有一次隋炀帝外出巡游,半路上召见李渊,可谁想李渊却因为生病没能及时赶到。当时李渊有个外甥女是隋炀帝的妃子,隋炀帝就问她:"你舅舅这病,是要人命的病吗?现在怎么连见我都不来了呢?"隋炀帝下江南图逼出来的皇帝李渊听说后,害怕会引起隋炀帝对自己的猜忌,就天天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想打消皇帝的戒心。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接下来命运将把他带上一条他从未想过的道路。 


  隋炀帝十三年的时候,李渊被调到太原,做那里的最高行政长官。当时瓦岗起义军已经把洛阳围了个水泄不通,眼瞅着隋朝的江山是危在旦夕。而李渊驻扎的太原可是北方重镇,对隋王朝来讲,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镇守太原的任务是相当艰巨的。其实李渊也不傻,他心里明白,这隋朝大势已去,自己也不愿意做陪葬品,只不过那个时候的他,满脑子都是发愁叹气,根本就没想过造反的事儿。 


  和李渊一起在山西做官的,还有一个他的好朋友,叫裴寂。这个人可和李渊不一样,他觉得凭借着李渊的家族实力,一定可以举起反隋的大旗,而且还能是这些起义军当中的佼佼者。于是他悄悄找到了李渊的儿子李世民,俩人开始密谋起义。这个李世民可和他爹的性格不一样,他从小就心怀大志,他四岁的时候,就唐高祖李渊像有一个算命先生说,这个孩子长大了一定能够救济百姓,安定天下万民,所以才起了个名字叫李世民。那一年,李世民才刚刚18岁,他在李渊身边,目睹了隋王朝的兴衰,早就想劝父亲举旗反叛了,私底下也是网罗了各路的英雄好汉。一看裴寂的想法刚好和自己一拍即合,于是,俩人便开始商量起怎么才能逼迫李渊谋反的策略。 


  裴寂和李世民都清楚,这李渊的心里根本没有造反的念头。一方面是隋文帝、隋炀帝对他恩重如山,另一方面是李渊是一个贪图享乐的人,这种人一般都没什么太大的野心,自然也就不会有太高的奢望。作为大臣而言,李渊现在是位高权重,这辈子只要不出什么大错,直到死都可以享受着现在的荣华富贵,根本没有必要冒着被灭族的高风险去造反。如果他俩现在直接去劝李渊造反,弄不好还会惹来杀身之祸呢!想到这些,裴寂和李世民最后决定,采用"置死地而后生"的方法,断了李渊的退路,逼李渊造反。 


关键字: 内容标签:美人计,造反,被逼,皇帝,李渊,唐高祖美人计 造反 被逼 皇帝 李渊 唐高祖
下一篇:袁枚的食戒:一戒图虚名,二戒贪多||上一篇:女人权在手:慈禧太后石榴裙下的男人们(1)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