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女人权在手:慈禧太后石榴裙下的男人们(1)

编辑:Jina 来源:新浪
 

皇权是至高无上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一旦皇权在握,生杀予夺便在一念之间。皇权战争精彩纷呈,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之间,往往暗藏杀机。一个女人一旦与皇权纠缠在一起,便永远失去了宁静的生活;一个聪明绝顶且噬权如命的女人一旦遭遇皇权,当纤手撼动天下时,主导历史的并不都是男人。  


  中国人对后妃干政向来十分忌惮,周武王时期便有“牝鸡司晨,国之祸也”的警诫。西汉武帝时,为了立幼子弗陵为皇帝,汉武帝无故幽闭弗陵的母亲钩弋夫人,理由是“母壮子幼,国之祸也”。明太祖朱元璋更是留下了“后宫不得干政,违者斩”的祖训。清朝皇帝十分忌讳后妃干政,清朝的后XIV慈禧太后妃制度规定:“后宫众女上至太后、皇后,下至常在、答应一律不得处理前朝大臣官员事务,不得私入南书房、上书房等处,不得私下议论朝政为谈资,否则视作干政。”然而,事与愿违,清朝曾数度女主临朝,更有人说清朝兴盛于一个女人而结束于另一个女人。入关之初,孝庄聪颖睿智,两次幕后辅佐幼主安邦定国,声望极高,不少朝臣上奏请太后垂帘听政都被婉拒。在光绪朝,后妃不得干政的祖训依然执行不误,因为瑾、珍二妃“有乞请干预种种劣迹”,被降为贵人,并在一次惩处中被剥衣廷杖,打得神志不清,而下令严惩二妃的正是冲破祖制、三度垂帘听政的慈禧。在男权至上的社会,女主当政往往要冲破无数急流险滩、暗礁巨浪才能一偿夙愿,没有大智慧的女子是难得善终的,而有大智慧的女子在中国男权社会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屈指可数,其中就包括慈禧。  


  尽管脸谱化的中国文学、戏剧一再描绘慈禧是一个蛇蝎心肠的丑女子,但现实是,她一定长得花容月貌、美貌动人,因为美貌是一个四品官员的女儿接近皇权的一张通行证。关于她姣好的容貌正史记载不多,但众所周知的是,她是后宫选秀的佼佼者。慈禧的女侍官德龄在描写慈禧的书中说:“太后当伊在妙龄时,真是一位丰姿绰约、明媚鲜丽的少女,这是宫人中所时常称道的。”慈禧年近七旬的时候,宫里来了位美国女画家卡尔,她在《慈禧写照记》中也说,“慈禧太后身体各部分极为相称,美丽的面容与其柔嫩修美的手、苗条的身材和乌黑发亮的头发,和谐地组合在一起”、“嫣然一笑,姿态横生,令人自然欣悦”。美貌女人笑在最初,智慧女人笑在最后,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女人才能获得一生的福气。  


    如果说美貌赋予她机会,智慧便赋予她能力。朝廷是君臣斗法的场所;后宫则是嫔妃争宠的地方。一旦得宠,荣华富贵接踵而至;一旦失宠,轻则孤老终生,重则危及性命。汉初的“人彘案”、宋光宗时的“砍手案”、明朝的“狸猫换太子案”,无不显示后宫杀机四伏、危机重重。所以,后妃们都要使出浑身解数争宠夺爱,静则潜流暗涌,动则血雨腥风。慈禧静如处子,动若脱兔,忍辱负重,必要时便有奇谋异技、毒心辣手。如一曲江南小调唱动圣心,让她从众多美人中脱颖而出;一汪眼泪牵动咸丰帝爱子之情,让她避免了钩弋夫人之祸;关键时刻暗传讯息,叔嫂联盟铲除辅政八大臣;略施XV序苦肉计,计赚慈安性命;严惩珍妃,震慑光绪帝等等都显示了她有超人的谋略和过人的心计,而这些正是一个大国帝王所应有的素质。  


  如果只是为了计赚后宫,慈禧也成不了清朝唯一垂帘听政的女人,她嗜权如命的性格,不断膨胀的政治野心,把她从后宫推上了前台。按照清朝惯例,皇帝十四岁便可以亲政,可同治帝十八岁才亲政、光绪帝十九岁才亲政,推迟亲政的原因表面上是皇帝不谙世事,仍需辅政,实际上是慈禧揽权不放、愚弄万民百姓的结果。光绪帝亲政不久,因政见不同,慈禧再度垂帘,也只为一个“权”字。慈禧一生两立皇帝,光绪帝和宣统帝,都不超过四岁,目的是为延续她千秋万代的“权力梦”。亲情诚可贵,权力价更高。她自私、冷漠,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揽权的欲望超越一切。 

 
  慈禧对帝王之术驾轻就熟,能在晚清四十八年的政治漩涡中屹立不倒,但对世界发展潮流却不甚了解,不少人认为慈禧“精于治术而昧于世界大势”。在一系列中外事件中,其判断及决策一错再错,结果让中国在半殖民地的泥潭中越陷越深。甲午战争鏖战正酣时,慈禧罢朝三日,正在颐和园大肆庆生,一句“今日令吾不欢者,吾亦将令彼终生不欢”,令前方战事节节败退;八国联军侵华后,一句“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暴露了她卖国求荣的决心。令中国人汗颜的“马拉火车事件”、向八国联军宣战的草率决定、被俄国人屡屡出卖的外交挫折令慈禧成为千古罪人。这实在是国家的悲剧,也是慈禧个人的悲剧!人们对此痛恨过,谩骂过,然而,试想如果慈禧没有沾上皇权,那事情又会怎样呢?或许在中国历史上,女人与皇权实在是一个解不开的谜题。  


    俯首太后的男人  


  她是一个乱权干政、毁坏祖宗基业的亡国太后,她的身后背负种种骂名,可相对咸丰帝的懦弱、同治帝的狂躁、光绪帝的独断、载沣的无能,她是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唯一具有决断力、凝聚力的无冕女皇。她能在政变的惊涛骇浪中化险为夷,能在内忧外患的风口浪尖暂保平安,也能在权力争夺的狂风恶浪中稳操胜券。当然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无论形势多么险恶,她的身XVI慈禧太后边总有谋臣干将为她鞍前马后,出生入死。

  
  咸丰帝在热河驾崩,八位辅政大臣之首的肃顺飞扬跋扈,只手遮天,急于夺权的两宫太后势单力薄。关键时刻,安德海巧递“橄榄枝”,恭亲王奕冒险奔丧,醇亲王奕譞星夜斩肃顺,一场惊心动魄的最高权力之争短短六天内以慈禧的胜利而落下帷幕。  



关键字: 内容标签:石榴,人权,在手,男人们,裙下,慈禧太后石榴 人权 在手 男人们 裙下 慈禧太后
下一篇:唐高祖李渊误中“美人计”被逼造反做皇帝(1)||上一篇:王猛如何在异族政权内如鱼得水?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