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血腥皇权:汉武帝防外戚杀掉太子亲母(4)

编辑:Jina 来源:《风云人物汉武帝》
 

这时上宫桀在队伍中看到汉武帝的黄绫伞盖在大风中摇摇欲坠,他急忙冲上前去,双手握住了伞盖的支把。  


  上官桀臂力强壮,虽然在狂风之中仍然能高举黄绫伞盖,不离汉武帝御车。汉武帝对这个随从的勇力留下深刻的印象。上官桀由于勇力受到汉武帝的宠爱,回头汉武帝就提拔他为未央宫厩令。  


  汉武帝酷爱马匹,所以宫中养有不少的马匹,他时常到马厩里去看看马的情况。上官桀揣摩到汉武帝的心思,就想从马上做文章。他格外留意马的情况,勤加喂养,因此每次都能得到汉武帝的表扬。  


  有一次,汉武帝患病,休息了几天,没有来看马。上官桀便借这个机会偷懒,对马的照料也松懈下去了。  


    谁知,汉武帝刚一病愈,就前往马厩视察,他看到几天不见,马匹肥少瘦多,不禁火冒三丈。他暴怒地对上官桀说:“你是不是以为朕再也见不到马匹了?”汉武帝怒气冲冲,他准备将上官桀送到监狱里法办。  


  上官桀不曾想汉武帝这么快就来看马,心中惊恐异常,他看到汉武帝大发脾气,知道自己要吃苦头。但他到底精明,马上扑通一声跪在汉武帝面前,又编出一段鬼话来。  


  上官桀低头说:“臣听说圣上龙体欠安,所以日夜为皇上忧心上火,根本没有心思来喂马,乞请陛下恕罪。”  


  汉武帝怒火一下子全没了,他心里十分感动,认为上官桀真是忧虑自己,便道他忠诚可靠。汉武帝不但将他免罪不问,还特地将他擢升为骑都尉。  


  从此之后,汉武帝把这个狡猾的上官桀当做了自己的亲信大臣,令他作为侍中随行左右。稍后,汉武帝又将上官桀擢升为太仆,主管宫中有关交通事宜。  


  镇压马何罗叛乱时,上官桀又立一功,成为最受汉武帝宠信的臣宦之一,因而他也成为汉武帝特别指定的顾命大臣。  


  且说汉武帝已经传受顾命,策立幼子,遗诏辅臣,而他也进入了弥留阶段。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二月十四日,汉武帝刘彻在五柞宫溘然长逝,一颗雄君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汉武帝刚驾崩,霍光等顾命大臣立即采取紧急措施,他们刀出鞘,箭上弦地加强了皇宫的戒备。第二天,就把八岁的刘弗陵扶上皇帝的宝座,以断绝刘弗陵几个皇兄的幻想,是为汉昭帝。  


  紧接着,霍光等人用汉昭帝的名义,为汉武帝发丧致哀,举行陵重的仪礼,将汉武帝的遗体从五柞宫运回到长安城,在未央宫前殿入敛。  


  霍光辅佐年幼的汉昭帝刘弗陵,他的命令就等于是皇帝的命令,国内一切大政方针都由他决定。他把刘弗陵的姐姐鄂邑公主接回到皇宫与汉昭帝同住,负责抚养幼帝。  


  霍光、金日和上官桀辅政,同时领尚书事,但大权集中在霍光一人手中,天下都想一睹这个“周公”的风采。  


  刚刚把一切事情料理出个头绪,霍光正想好好休息一个晚上。不想半夜有人来报,说是殿中有怪。霍光和衣而睡,听到报告,马上跃起,当他看到宫中一片混乱时,心中不禁大吃一惊。  


  霍光恐怕有人乘乱生事,他紧急召见尚符玺郎,令他交出皇上的御玺。尚符玺郎视御玺如命,不肯交付。  


  霍光心中焦急,他没功夫与他争辩,看见尚符玺郎手中执着御玺,就想上前去夺取。那郎官却按佩剑厉声说道:“臣头可得,御玺不可夺。”  


  霍光为尚符玺郎的勇气所慑服。他传令殿中宿卫,不得喧哗,违命即斩,宫中的局势才安定下来。到了天明,一切安静如常,霍光感到虚惊一场。  


  即日,霍光以汉昭帝的名义下诏擢升尚符玺郎俸禄二等,臣民开始信服霍光为人公正,可以作为国家的栋梁。霍光还追尊钩弋夫人为皇太后,同时下令大赦天下,国内局势照常稳定下来。  


  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三月二十二日,汉武帝的灵柩车队在悲伤的人群护送下出了长安城,向西缓缓行进。在陕西的兴平县有汉武帝的最后归宿之处——雄伟的茂陵。  


  汉武帝十六岁即位,七十岁时驾崩,一共在位五十四年之久。他的陵墓的兴建与他的生活齐头并行,茂陵的营建就持续了五十三年的时间。因为汉武帝享年长久,所以最早种植的小树都已长成合围大树之时,茂陵才派上了用场。  


  最初兴建茂陵时,正值汉武帝刚即位的第二年,西汉处在强盛富足的时期,因而茂陵的资金投入充足。据《晋书》记载:汉武帝即位第二年开始营建自己的陵墓,当时天下的贡赋,三分之一用于供应宗庙,三分之一用于供应宾客,另外三分之一就是陵墓建设资金。尽管这种说法不免有所夸大,但茂陵庞大的规模和丰厚的殉葬品又使人不得不信。  


  汉武帝在长安之西的槐里县茂乡修建茂陵。茂陵在今西安附近的兴平县东北的南位乡茂陵村,距西安约四十公里。  


  在西汉的十一座皇陵中,茂陵是最高大的一座,每边长二百四十米,高四十六点五米,它和别的汉代皇陵一样,地面封土四周略呈方形,平顶,作覆斗状,故汉代称之为“方上”或“方中”。陵址的周围有三里路长,比其他皇帝的陵墓规模上要高出二丈,大出二十步。陵墓的北面有李夫人墓,东北边有霍去病墓和卫青墓。东南边有霍光墓。除了霍光墓是汉武帝死后埋葬的以外,其他三人的坟墓都是汉武帝生前安排在那里的。那里还有一万六千户汉武帝生前为了繁荣当地而迁来的人家。  


  茂陵的陵园分为内城和外城,内外城四周都有城门,内城东、西、北三门的遗址至今仍清晰可辨。在茂陵旁立有祭庙,陵园有寝殿和便殿,按时日祭祀。  


  茂陵的管理机构也很庞大,设有主管陵令一人,属官各一人,寝庙令一人,园长一人,守门属吏三十三人,侯四人,而守陵的士兵、溉树的奴仆、扫除的杂工加起来竟多达五千多人。  


  茂陵内的随葬品十分丰富和奢侈,多藏有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相传还有外国赠送的玉箱、玉杖以及汉武帝生前经常阅读的杂经三十余卷也一同埋在墓中。  


  汉代葬制,皇帝崩后,皆穿珠襦玉衣入葬。玉衣形如铠甲,由上千块小玉片用金质丝线连在一起,称金镂玉衣。汉武帝的玉片上皆缕成蛟龙鸾凤龟鳞的图案,世人称之为蛟龙玉衣。汉代中山王刘胜的金镂玉衣一共用玉两千四百九十八片,金丝约一千一百克,汉代要制作这样一件玉衣,约需一名玉工十余年的时间。一个诸侯王的金镂玉衣已是如此精致和奢侈,可以想见,汉武帝死时所穿的蛟龙玉衣又该是何等的考究?  


  终而言之,厚葬的典型还得首数汉武帝的茂陵。在中国历史上,这座规模浩大的皇陵只有秦始皇的骊山墓才能与之相提并论。  


  一直到宣帝本始二年(公元前72年)五月的时候,汉宣帝刘病已下诏说:“孝武皇帝躬行仁义,武威远播,功勋与品德,都已臻于极盛。”命臣下给汉武帝确定一个尊号。大臣们根据汉武帝一生的主要活动业绩,给他定下谥号叫“武”。同年六月,尊孝武庙为世宗庙。  


作者:张正忠


关键字: 内容标签:外戚,皇权,汉武帝,杀掉,太子,血腥外戚 皇权 汉武帝 杀掉 太子 血腥
下一篇:疯狂的石头——传国玉玺千年沉浮录(1)||上一篇:章太炎与章士钊:发明“孙中山”的革命家(2)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