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20世纪初的国内形势来看,孙中山在当时还尚没有太大的名声,由于其主要的活动都在广东地区和海外华侨中展开,在国内,知道孙文的人还并不多。即使在日本,与孙有紧密来往的也只是几人。章太炎后来回忆他与孙在东京见面的情形:“那时留学诸公,在中山那边往来,可称志同道合的,不过一、二个人。其余偶然来往的,总是觉得中山奇怪,要来看古董,并没有热心救汉的意思。”直到《孙逸仙》出版后,孙逸仙的名头才开始和革命联系在一起,“孙中山”这一误会之所以能迅速传播开来可能与人们还对于“孙文”或“孙逸仙”尚不熟悉有关。
章士钊本人事后在回忆编译此书经过时曾说:“时海内革命论已风起云涌,但绝少人将此论联挈于孙先生。吾之所以知于先生,较之秦力山所谓海贼孙汶,不多几许。一日,吾正在湖北王侃叔(慕陶)处,见先生所做手札,长至数百言,用日本美浓卷纸写,笔迹雄伟,吾甚骇异。由此不敢以草泽英雄视先生,而起心悦诚服之意。”“吾既因王侃叔而知先生之抱负与方略,复求得滔天先一年壬寅所发行之新著作,本其一知半解之日文知识(吾曾在江南陆师学院习日文),择要迻録,成此短书。一时风行天下,人人争看,竟成鼓吹革命之有力著述,大出意外。”
由此看来,孙中山的声名鹊起,多少与章士钊与章太炎二人宣传有关;不过,章太炎不满孙中山,矛盾难以调和,终于两次发动“倒孙”风潮又在1909年在日本成立光复会,造成同盟会分裂。
1907年3月,孙中山在被日本礼送出境前接受了日本政府与一个叫铃木久五郎的商人赠送的共1 .7万元远走南洋。临走前用1000元举行了一次宴会,仅交给《民报》2000元,其余便自己带着到南洋去了。这样处理,引起东京部分同志不满。当时主编《民报》的是章太炎。以后,《民报》的经费问题十分紧张,让章太炎头疼不已。据同是同盟会员的吴玉章回忆,彼时章太炎与《民报》工作人员已经到了无米下锅的程度,还是他将四川学生捐的一点儿钱交给章太炎暂渡难关。而当时的孙中山也并不宽裕,在沿海发动的一次次起义均告失败,每一次起义,制造舆论,联络会党也都需要钱。
但这次孙中山与章太炎之间关于经费的冲突还不仅于此。1907年,孙中山在日本购买了大批武器用于起义。但章太炎在日本偶然听说这批武器虽数量多,但“陈旧不堪作战”,立即火冒三丈,在同盟会内表示:“孙某所购军火是村田式,这种式子在日本老早不用了,用到中国去不是使同志白白地丢了性命吗?”当时许多东京的同盟会员都支持章太炎的看法,陶成章也表示:“宁可少购,购必精良。”而孙中山和黄兴则认为:“求其多而价廉,械多可张大声势。”
在争执中,章和陶用明码电报致电香港《中国日报》,强调“械劣难用,请停止另购。”这一电报泄露了孙中山购买武器的消息,正在亲自指挥钦廉起义的孙中山已派人攻占防城,就等武器送到,谁知这个明码电报毁掉了孙的计划,孙中山为此极为恼火。事后警告章陶等人,禁止他们以后再干预军事。而此后,孙中山也不大过问东京同盟会本部的相关事宜。
章孙二人的矛盾固然有经费问题的成分,也有对孙不重视同盟会本部工作有关,还有,就是无政府主义思潮在东京同志中的影响。《民报》在日本被当局查封后,在章太炎不知情的情况下,由孙中山身边的汪精卫等人组织复刊,让章太炎气愤不已。多种因素凑到一起,便鼓动成“倒孙”风潮。所幸风潮都被黄兴等人平息下去了。
在章太炎等人与孙中山发生冲突时,章士钊则已经离开日本,赴英国留学去了。
“倔”士钊和“疯”太炎
曾经放弃学业并大喊“废学救国”的章士钊在义兄章太炎身陷囹圄的日子里有了些思想上的变化。
先是,1904年,一名叫做万福华的革命者欲在英租界暗杀广西路矿巡抚王之春,谁知等万福华掏出枪,并将王之春堵在楼梯上时,由于不懂手枪使用方法,根本没有将枪的保险拔开,连开数枪都没能射出子弹。最终暗杀未成,万福华当场被捕。次日,与万福华相熟的章士钊怕万福华一案会牵累革命计划,于是到监狱探望万福华,商量对策。谁知章士钊被侦探跟踪,当晚被捕。警察连夜审查章士钊,结果章因为一语不慎,泄露了革命机关所在地,连累苏鹏、徐福苏、张继、章勤士等十余人被捕。直到40天后经蔡锷等人的营救才出狱。
随后,章士钊便远赴日本。1905年8月20日,同盟会在东京成立,众多留学生踊跃入会。但章士钊却作出决定———拒绝入会。虽经义兄弟张继多次劝说,也无济于事,决心苦学救国。
“上海之新败也,吾才短力脆,躁妄致敌,潜怀我杀伯仁之惧,兼蓄愿为周处之思;加以未达壮年,了无学殖,人众茫然无主,事到不知所裁,眼前失机犹小,将来误事必大。”———章士钊决定继续读书。当时章士钊正25岁。
章太炎刑满后也来到日本,得知章士钊不愿加入同盟会,与朋友将章士钊诱至一间房内,反锁门,告诉他,他不参加同盟会,便不放他出屋,章士钊硬是不同意。他们相持两昼夜,最终章太炎失败,叹息道:“行严当世奇才,他不革命,是吾侪事业的一大损失!”
又一日,张继为章太炎出谋,由章太炎请吴弱男说服章士钊入会。吴弱男是清军将领吴长庆之孙女,吴保初的女儿,人称其“平日眼空无物”,很少有男子能得到她的青睐。张继提醒说,章士钊此前就对吴弱男表示过倾慕,因此吴是最好的说客人选。吴弱男(已加入同盟会)应允去劝说,却没想到与章士钊坠入了情网。1907年章士钊赴英,主修政治经济学兼逻辑学,一年半以后吴弱男也去了伦敦,二人在伦敦举行了婚礼。
事后,孙中山谈到此事戏称:“同盟会与章士钊的关系真乃‘赔了夫人又折兵’”,一时传为笑谈。
而关于章太炎的性情———批评梁启超、弹劾孙中山、大闹总统府……从来仗义执言、耿直倔强,世人常以“疯”字形容,章太炎自己亦坦然地“承认”,他曾说:“我是有神经病,而且听见说我疯癫,说我有神经病的话,倒反格外高兴。为什么缘故呢?大凡非常可怪的议论,不是神经病人断不能想,就能想也不敢说。说了以后,遇着艰难困苦的时候,不是神经病人,断不能百折不回,孤行己意……不怕有神经病,只怕富贵利禄当前,那神经病立刻好了,这才是要不得呢!
章太炎之孙章念翔曾向记者回忆:“我祖母说我祖父,不修边幅,烟瘾很大,出了门就不知道回家。桌上的菜要放在他面前才吃,隔一个地方就不会找了,就这么一个人,不修边幅,人也很骄傲。”章念翔告诉南都记者,他认为这种骄傲与“疯癫”其实是一种精神,是一颗革命人的赤子之心。
关键字: 内容标签:章太炎,革命家,发明,章士钊,孙中山章太炎 革命家 发明 章士钊 孙中山
点触宗教门户网进入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章士钊本人事后在回忆编译此书经过时曾说:“时海内革命论已风起云涌,但绝少人将此论联挈于孙先生。吾之所以知于先生,较之秦力山所谓海贼孙汶,不多几许。一日,吾正在湖北王侃叔(慕陶)处,见先生所做手札,长至数百言,用日本美浓卷纸写,笔迹雄伟,吾甚骇异。由此不敢以草泽英雄视先生,而起心悦诚服之意。”“吾既因王侃叔而知先生之抱负与方略,复求得滔天先一年壬寅所发行之新著作,本其一知半解之日文知识(吾曾在江南陆师学院习日文),择要迻録,成此短书。一时风行天下,人人争看,竟成鼓吹革命之有力著述,大出意外。”
由此看来,孙中山的声名鹊起,多少与章士钊与章太炎二人宣传有关;不过,章太炎不满孙中山,矛盾难以调和,终于两次发动“倒孙”风潮又在1909年在日本成立光复会,造成同盟会分裂。
1907年3月,孙中山在被日本礼送出境前接受了日本政府与一个叫铃木久五郎的商人赠送的共1 .7万元远走南洋。临走前用1000元举行了一次宴会,仅交给《民报》2000元,其余便自己带着到南洋去了。这样处理,引起东京部分同志不满。当时主编《民报》的是章太炎。以后,《民报》的经费问题十分紧张,让章太炎头疼不已。据同是同盟会员的吴玉章回忆,彼时章太炎与《民报》工作人员已经到了无米下锅的程度,还是他将四川学生捐的一点儿钱交给章太炎暂渡难关。而当时的孙中山也并不宽裕,在沿海发动的一次次起义均告失败,每一次起义,制造舆论,联络会党也都需要钱。
但这次孙中山与章太炎之间关于经费的冲突还不仅于此。1907年,孙中山在日本购买了大批武器用于起义。但章太炎在日本偶然听说这批武器虽数量多,但“陈旧不堪作战”,立即火冒三丈,在同盟会内表示:“孙某所购军火是村田式,这种式子在日本老早不用了,用到中国去不是使同志白白地丢了性命吗?”当时许多东京的同盟会员都支持章太炎的看法,陶成章也表示:“宁可少购,购必精良。”而孙中山和黄兴则认为:“求其多而价廉,械多可张大声势。”
在争执中,章和陶用明码电报致电香港《中国日报》,强调“械劣难用,请停止另购。”这一电报泄露了孙中山购买武器的消息,正在亲自指挥钦廉起义的孙中山已派人攻占防城,就等武器送到,谁知这个明码电报毁掉了孙的计划,孙中山为此极为恼火。事后警告章陶等人,禁止他们以后再干预军事。而此后,孙中山也不大过问东京同盟会本部的相关事宜。
章孙二人的矛盾固然有经费问题的成分,也有对孙不重视同盟会本部工作有关,还有,就是无政府主义思潮在东京同志中的影响。《民报》在日本被当局查封后,在章太炎不知情的情况下,由孙中山身边的汪精卫等人组织复刊,让章太炎气愤不已。多种因素凑到一起,便鼓动成“倒孙”风潮。所幸风潮都被黄兴等人平息下去了。
在章太炎等人与孙中山发生冲突时,章士钊则已经离开日本,赴英国留学去了。
“倔”士钊和“疯”太炎
曾经放弃学业并大喊“废学救国”的章士钊在义兄章太炎身陷囹圄的日子里有了些思想上的变化。
先是,1904年,一名叫做万福华的革命者欲在英租界暗杀广西路矿巡抚王之春,谁知等万福华掏出枪,并将王之春堵在楼梯上时,由于不懂手枪使用方法,根本没有将枪的保险拔开,连开数枪都没能射出子弹。最终暗杀未成,万福华当场被捕。次日,与万福华相熟的章士钊怕万福华一案会牵累革命计划,于是到监狱探望万福华,商量对策。谁知章士钊被侦探跟踪,当晚被捕。警察连夜审查章士钊,结果章因为一语不慎,泄露了革命机关所在地,连累苏鹏、徐福苏、张继、章勤士等十余人被捕。直到40天后经蔡锷等人的营救才出狱。
随后,章士钊便远赴日本。1905年8月20日,同盟会在东京成立,众多留学生踊跃入会。但章士钊却作出决定———拒绝入会。虽经义兄弟张继多次劝说,也无济于事,决心苦学救国。
“上海之新败也,吾才短力脆,躁妄致敌,潜怀我杀伯仁之惧,兼蓄愿为周处之思;加以未达壮年,了无学殖,人众茫然无主,事到不知所裁,眼前失机犹小,将来误事必大。”———章士钊决定继续读书。当时章士钊正25岁。
章太炎刑满后也来到日本,得知章士钊不愿加入同盟会,与朋友将章士钊诱至一间房内,反锁门,告诉他,他不参加同盟会,便不放他出屋,章士钊硬是不同意。他们相持两昼夜,最终章太炎失败,叹息道:“行严当世奇才,他不革命,是吾侪事业的一大损失!”
又一日,张继为章太炎出谋,由章太炎请吴弱男说服章士钊入会。吴弱男是清军将领吴长庆之孙女,吴保初的女儿,人称其“平日眼空无物”,很少有男子能得到她的青睐。张继提醒说,章士钊此前就对吴弱男表示过倾慕,因此吴是最好的说客人选。吴弱男(已加入同盟会)应允去劝说,却没想到与章士钊坠入了情网。1907年章士钊赴英,主修政治经济学兼逻辑学,一年半以后吴弱男也去了伦敦,二人在伦敦举行了婚礼。
事后,孙中山谈到此事戏称:“同盟会与章士钊的关系真乃‘赔了夫人又折兵’”,一时传为笑谈。
而关于章太炎的性情———批评梁启超、弹劾孙中山、大闹总统府……从来仗义执言、耿直倔强,世人常以“疯”字形容,章太炎自己亦坦然地“承认”,他曾说:“我是有神经病,而且听见说我疯癫,说我有神经病的话,倒反格外高兴。为什么缘故呢?大凡非常可怪的议论,不是神经病人断不能想,就能想也不敢说。说了以后,遇着艰难困苦的时候,不是神经病人,断不能百折不回,孤行己意……不怕有神经病,只怕富贵利禄当前,那神经病立刻好了,这才是要不得呢!
章太炎之孙章念翔曾向记者回忆:“我祖母说我祖父,不修边幅,烟瘾很大,出了门就不知道回家。桌上的菜要放在他面前才吃,隔一个地方就不会找了,就这么一个人,不修边幅,人也很骄傲。”章念翔告诉南都记者,他认为这种骄傲与“疯癫”其实是一种精神,是一颗革命人的赤子之心。
关键字: 内容标签:章太炎,革命家,发明,章士钊,孙中山章太炎 革命家 发明 章士钊 孙中山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下一篇:血腥皇权:汉武帝防外戚杀掉太子亲母(4)||上一篇:谁是让慈禧太后断子绝孙的罪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