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烧圆明园,150年了!这是中国人心头永远的痛,是人类文明史上的耻辱。痛定思痛,有些事应该刻骨铭心,永志不忘!
英法侵略军:摧残文化的犯罪记录!
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始建于明代而历经清朝六代皇帝150多年营造,占地350公顷,拥有中外建筑师精心设计建造的二百多座各式建筑,汇聚了中西文化瑰宝。
不幸,1860年10月,这个文化宝藏被罪恶之手毁灭了!
它被毁于英法侵略军的抢掠和焚烧!1860年10月6日,法国侵略军占领了圆明园,7、8两天,英法两方联手抢掠。看看当时在场的法军翻译官的记录吧:
“这一大群各种肤色、各式各样的人,这一大帮地球上各式人种的代表,他们全都闹哄哄地,蜂拥而上,扑向这一堆无价之宝。他们用各种语言呼喊着,争先恐后,相互扭打,跌跌撞撞,摔倒又爬起,赌咒着,辱骂着,叫喊着,各自都带走了自己的战利品。”
18日开始,“火三昼夜不息”,整个园子被彻底烧毁:
“所有庙宇、宫殿、古远建筑,举国仰为神圣庄严之物,和其中历代收藏,富有皇家风味,精美华丽,足资纪念的物品,都一齐付之一炬,化为劫灰了。??这些建筑,都足以表彰往日的技术和风格,惟一无二,世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和他们比拟。”
还应指出,侵略者不但焚烧了圆明园,还焚烧、抢掠了万寿山、玉泉山、香山等处。
顺便说说,圆明园不但毁于侵略者,它还被跟在侵略者屁股后面抢掠的本国流氓、地痞和愚民彻底戮尸,剥去最后一件内衣。
19世纪,法庭无法审判胜利者。可是,任何权势都逃不过历史的审判!正直的人,正直的笔,记下了他们的罪行。
从当时到今日,这场灾难一直遭到中外有识之士一致谴责。作为文明的罪人,他们将遗臭千秋万代!
丧失了的三次机会
如果把认识停留在谴责抢掠和毁灭文化财富,那就过于肤浅了。火烧圆明园是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延续四年的英法联军之役的巅峰和终点。应该追寻为什么战火会点燃并且最终烧毁了圆明园?
就英法方面而言,拓展世界市场的冲动难于抑制,难得的是对方提供了藉口。
大清帝国如果应对得体,这类战火可以及时熄灭,清政府可以获得改革和发展的必要时间。不幸,它丧失了三次扑灭烈火的机会。
1、为什么战火没有在广州熄灭?
战火是1856年10月在广州点燃的。多数中外史家同意,这次战争的起因有四:
第一,英国谋求通过修改条约扩大对华贸易。
第二,广州官绅延续十多年的反入城斗争,致使英国领事官员和商人不能和其他口岸一样可以自由进入城区。
第三,亚罗号事件。
第四,广西西林教案,天主教神父马赖被杀,将法国拖入侵略军行列。
归根到底,这是朝野上下封闭和无知造成的恶果。换句话说:灾难来自无知和文明的差距。
《望厦条约》规定:“所有贸易及海面各款恐不无稍有变通之处,应俟十二年后,两国派员公平酌办。”《黄埔条约》亦规定:“若有应行更易章程条款之处??核计满十二年之数,方可与中国再行筹议。”修改有关的通商条款,本属平常外交事务,双方在谈判中博弈,结果取决于实力对比和交涉过程的智慧,逃避无济于事。
英国官员和商人要求进入广州城一再被拒,透过当时和后来蓄意涂抹的“民族大义”油彩,实质是令人脸红的封闭!用这一斗争的主要领导人梁廷楠的话来说是:其他口岸夷人“出入城门,士民无敢以为言者??不知职贡诸国,非验贡不得入??惟广东民习见暹罗、越南,必随贡物,乃入筵宴,易冠服而出,英夷无之,以为中外大防,正系于此。”也就是说,英夷不是来朝贡的,不够格进入广州城!亚罗号事件和马赖神父被杀在宏观历史架构中本来是两个不大的风浪,谈判解决并不十分困难。
关键字: 内容标签:圆明园,罹难,来自于,自闭,苦难,落后,周年圆明园 罹难 来自于 自闭 苦难 落后 周年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下一篇:汉初第一疑案—刘邦杀韩信(一)||上一篇:圆明园罹难150周年祭:苦难来自于落后和自闭(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