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中国首部宪法诞生于武汉 5000年历史破天荒大事(1)

编辑:秋痕 来源:长江日报
 
 
 
何广提供
 
辛亥革命百年的脚步日益临近,位于武昌阅马场的“红楼”成为旅游热景。这栋别具特色的百年老房子,今天已成为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纪念馆。它是中华民族推翻帝制后,第一个地方军政府所在地,曾经代行中央职能。鲜为人知的是,这里也发生了中华民族:中国首部宪法———《中华民国鄂州临时约法》(简称《鄂州约法)即诞生于此。

    湖北是首义之省,要作全国表率

    近日,记者在“红楼”内看到了一份《鄂州约法》复印件。

    据了解,武昌起义后由湖北军政府订颁的这项临时大法,以国家大法的形式,宣示了民主共和国的形象,成为其他省份制定的约法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蓝本。它见证了有5000年历史的中国第一部倡导民主的宪法在武汉诞生。

    “武汉通”刘谦定介绍,1911年10月10日,武昌光复,黎元洪被义军推举为都督。早在1905年同盟会成立时,就把推翻清朝后建立的新政府定名为“中华民国军政府”,在《革命方略》之“军政府与各国民军之条件”第一条中规定:“各处国民军,每军立一都督,以起义之首领任之。”因此,黎元洪的正式职称便是“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

    据记载,10月14日,前湖北谘议局议长汤化龙等人拟定了民国第一个政府组织法《军政府暂行条例》,规定都督握有军政大权。这是辛亥革命后第一个省一级政府组织法案。10月28日,黄兴偕同宋教仁等人来到武昌。黎元洪请黄兴任战时总司令,请宋教仁协助军政府处理外交事务。黎元洪与宋教仁、居正等人商议,湖北是首义之省,要作全国表率,仅有《军政府暂行条例》还不够,还需制定一部根本法,作为将来民国宪法的蓝本。宋教仁曾入日本东京法政大学研究各国宪法和政治制度,众人便推他起草了《鄂州约法》)。

    《鄂州约法》诞生于与清军作战的炮火中
 
    《鄂州约法》是在11 月9 日颁布,此时距武昌首义尚不到一个月时间。

    也有专家撰文认为:黎元洪急于制定《鄂州约法》有着深思熟虑的打算,除了用以巩固他的鄂督地位,更大的意图是用它为将来组织临时政府提供法律依据。继湘、陕、赣、晋之后,滇、皖、沪、黔、苏、浙、桂、闽、粤相继独立,若以人口、地域而论,民军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二,但各省的情况非常复杂,有的省几处地方先后起义,就地成立临时政府,群雄割据,互不统属;有的省忙于和清军作战,自顾不暇。不料时局骤变,11月9日,清廷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正在孝感督师的袁世凯对民军软硬兼施,一面命刘承恩给黎元洪写信议和,一面下令冯国璋猛攻汉阳。此时,汉口已失,汉阳危在旦夕,黎元洪面临巨大压力,如不迅速组织联合政府,统一军政,兴兵北伐,独立省份有被清军各个击破的危险。这一天,他公布了《鄂州约法》,并以鄂军都督府通电各省,请派全权委员赴武昌组织临时政府。

    黎元洪争到了在武昌组织临时政府的权力。但天不予人,就在各省代表赴武昌的途中,11月27日汉阳全部沦陷,前线总司令黄兴率随从黯然回沪。清军在龟山设炮轰击武昌,鄂军都督府中弹,黎元洪出城避战。


关键字: 内容标签:年历,武汉,破天荒,中国,宪法,首部,诞生年历 武汉 破天荒 中国 宪法 首部 诞生
下一篇:中国首部宪法诞生于武汉 5000年历史破天荒大事(2)||上一篇:纪晓岚家族后代与张之洞家族联姻传奇(2)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