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史海回眸:"红色牧师"董健吾的两次陕北之行(2)

编辑:秋痕 来源:人民网
 
“你说什么?”张学良吃惊地打量着对方。

    董健吾不紧不慢地说:“请副司令设法送我去见中共领袖毛泽东、周恩来。”

    张学良瞪着眼睛:“你敢到这里来提这样的要求”他一拍腰中的手枪,“就凭这一点,就可以把你拉出去抢毙。”

    董健吾莞尔一笑,“难道对日本人有杀父夺地之仇的张副司令,要杀一个为抗日而奔走的人吗?”

    张学良听董健吾说为抗日大业而来,口气缓和了下来:“你到底是干什么的,受谁的指派而来?”

    “奉孙夫人之命而来,给中共送信,谋求国共两党重修旧好,一致抗日”

    一听说宋庆龄的名字,张学良肃然起敬,忙问道:“是孙夫人派先生来见我的?孙夫人身体好吗?”

    “孙夫人身体很好,在沪上忙于抗日救亡运动,奔走呼号停止内战,团结御悔。临行时叮嘱我,去苏区如有困难时,可求助张副司令。”

    张学良兴奋地说:“孙夫人可谓了解我也,我张学良集国恨家仇于一身,就盼国共两党联合抗日这一天,只要是事关抗日的事,理当尽力。”

    “那就借用一下您的座机吧。”董健吾直率地说。

    “可以,就用我的飞机送先生去苏区。”少帅一句活拍板

    “多谢副司令解燃眉之急。”

    “抗日救国,匹夫有责,何言一个谢字。”

    共同的目标,使两人成了知己。董健吾讲了许多张半良想知道的事,诸如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红军为使南京抗日愿作出让步,全国各地的抗日救亡运动等。少帅很感兴趣,边听边频频点头,只恨相见太晚。

    第二天,张学良亲自驾车把董健吾送到机场,并交绐他一封信“请转交中共领袖毛泽东,为我代致问候。”

    飞机在肤施(延安)降落,董健吾步出机舱,张学良的一个骑兵连护送他顺利通过了东北军防区,到一条三叉路口,骑兵连长说:“前面是无人地带,过了这无人地带,便是‘那边’了,卑职任务完成,该回去了,专员您走好。”

    “辛苦你们了,再会。”董健吾与军官握手道别。

    所谓无人地带,实际是把红、白隔开的中立区。董健吾走了五六个小时,没见一个人影。忽然昕到“站住,干什么的”一声吆喝,两个全副武装的红军战士挡住去路。“自几己人,有要事见你们的首长。”董健吾从容回答。

    他被领到了红军边防司令部,受到李景林司令员的热情接待。

    2月27日,董健吾终于到达目的地瓦窑堡。林伯渠、张云逸、等在城门口迎接他。

    第二天,林伯渠带着董健吾去见博古,博古告诉他,毛泽东、张闻天、彭德怀已率红军渡过黄河东征,在山西前线的石楼。周恩来已去了折家坪。宋成龄的信,由他以电报形式转达给毛泽东等领导人。

    董健吾考虑到往返石楼要好几天。想早日复上海复命。向博古淡了自己的想法;博古于是电告毛泽东。

    毛泽东尊重董健吾急于回沪复命的意见.与张闻天、彭德怀征求各方面意见后,联名给董健吾发了份电报。表明了中共中央的态度井提出建设性意见。电文如下:博古同志转董健吾兄:

    (甲)弟等十分欢迎南京当局觉悟与明智的表示,为联合全国力量抗日救国,弟等愿与南京当局开始具体实际之谈判。

    (乙)我兄复命南京时望恳切提出弟等之下列意见;一、停止一切内战,全国武装不分红白,一致抗日;二、组织国防政府与抗日联军;三、容许全国主力红军迅速集中河北,首先抵御日寇进攻;四、释放政治犯,容许人民政治自由;五、内政与经济上实行初步与必要的改革。

    (丙)同意我兄即返南京,以便迅速磋商大计。

关键字: 内容标签:陕北,两次,牧师,之行,回眸,红色,史海,董健陕北 两次 牧师 之行 回眸 红色 史海 董健
下一篇:史海回眸:"红色牧师"董健吾的两次陕北之行(3)||上一篇:寻找戴季陶遗骨秘闻 几经周折归葬昭觉寺内(1)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