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丰子恺与"缘缘堂":弘一大师赐名 独具朴素之美(3)

编辑:秋痕 来源:中国经济网综合
 
永诀缘缘堂:

    毁于战火,一片蔓草荒烟

    1937年11月6日,石门镇遭日寇轰炸,迫使丰子恺一家连夜逃到离镇五六华里的南圣浜(亦作南深浜)。丰子恺的胞妹雪珍自幼在这里的蒋家当童养媳,后来嫁给蒋茂春。得知石门被炸,蒋茂春马上划船出来,把大舅子一家接到了南圣浜,安排住在族人蒋金康家空着的新屋里。11月15日,丰子恺还带了长女陈宝到缘缘堂去取过一次东西。从此,主人就和缘缘堂永诀了。

    11月21日,闻说石门已架起机枪大炮,桐乡已经开火了,丰子恺一家当天便逃离南圣浜,经杭州,到桐庐小住,后来又经兰溪来到萍乡,在学生萧而化的萧家祠堂空屋内暂住。

    1938年2月9日,接早年立达学园同事裘梦痕2月4日从上海发出的明信片,说:“一月初上海新闻报载石门湾缘缘堂已全部焚毁,不知尊处已得悉否……”

    闻此消息,家人都很悲伤。丰子恺则先后写下了《还我缘缘堂》(1938年)、《告缘缘堂在天之灵》(1938年)和《辞缘缘堂》(1939年)三文,以抒发自己对故乡怀念和对敌寇愤恨的心情。他在《还我缘缘堂》一文中说:“缘缘堂已被毁了。倘是我军抗战的炮火所毁,我很甘心!堂倘有知,一定也很甘心,料想它被毁时必然毫无恐怖之色和凄惨之声,应是蓦地参天,蓦地成空,让我神圣的抗战军安然通过,向前反攻的。倘是暴敌侵略的炮火所毁,那我很不甘心,堂倘有知,一定更不甘心。料想它被焚时,一定发出喑呜叱咤之声……”

    缘缘堂究竟如何被焚,何时所焚,现在都不得确知。重建后的缘缘堂墙上的说明文里所说的毁于1938年1月,应作1937年11月。被焚后,据说缘缘堂的烟囱还未倒下。这在丰子恺于1938年7月所写的《佛无灵》一文中提到过:“我的老姑母……有信来,末了说:缘缘堂虽已全毁,但烟囱尚完好,矗立于瓦砾场中。……”

    抗战八年,丰子恺率眷辗转流亡。1945年8月15日,抗战胜利了。但因经济关系,丰子恺一家到次年才能回到阔别近九年的江南,于9月25日踏上上海的土地。休息几天后,他就去故乡凭吊缘缘堂。

    离别九年,石门镇已面目全非,沿路都是草棚、废墟。走过木场桥,桥堍一片荒草地,缘缘堂、忄享德堂和染坊早已不知去向,连缘缘堂的烟囱也没有了。只有一排墙脚石,默默地指示着缘缘堂所在的地方。主人面对一片蔓草荒烟,回忆着当年钟鸣鼎食的情况。

    先师弘一大师的佛教影响毕竟占了上风,他终于毫无留恋地离开了这片废墟,到杭州去另觅新巢了,只留下了一篇随笔《胜利还乡记》和一幅漫画《昔年欢宴处,树高已三丈》。石门的缘缘堂虽然已经被焚,但“缘缘堂”这堂名是永远存在的。主人后来写文章,还常冠之以“缘缘堂随笔”这名称。

关键字: 内容标签:之美,独具,朴素,大师,丰子恺,缘缘堂之美 独具 朴素 大师 丰子恺 缘缘堂
下一篇: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为什么要投河自尽?(2)||上一篇: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为什么要投河自尽?(3)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