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为什么要投河自尽?

编辑:秋痕 来源:凤凰网历史综合
 

《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商务印书馆,1936年出版

“鱼藻轩”的名称是有来由的。诗曰:“鱼在在藻,有颁其首。王在在镐,岂乐饮酒。”忧王居之不安也。逸诗曰:“鱼在在藻,厥志在饵,鲜民之生矣,不如死之久矣。”王国维选在此处自杀,自有其深意。

据园丁说:“先生约上午十点钟左右进园,初在石舫前兀坐之久,复步入鱼藻轩,吸纸烟。旋即闻投湖声,及得救,其间不及二分钟,而气已厌。死时里衣犹未湿也。”

此处湖水虽浅,但底部皆为污泥,王国维以年老之躯,怀必死之志,入水后头先触底,以致口鼻迅速被泥土塞满,气息停止。园丁将王国维救起后,不知道应马上实施人工呼吸等急救法,以致贻误而死。

与王国维一起到颐和园的车夫并不知道园中已发生这样的事。他按照王国维的吩咐,一直在园外门口等候。下午三点钟之后,颐和园就要关门了,王国维仍然没有出来。门前的洋车大多已经离开。守门人看到这位车夫,问:“这个时候了,为什么还不离开?”车夫告以实情,答:“尚有一老先生在园内,所以不敢离开。”守门人便询问老先生的年貌举止,等听明白后,告诉车夫:“此人现已投湖死。”[19]接着领车夫入园核实。果然是王国维。

车夫马上返回清华园,将消息告诉校方。学校赶紧派人转告王国维的家人。王国维家人正奇怪王国维没在家吃午饭。有人报来死讯,家人无不惊骇。

王国维的儿子王贞明心急如火,乘车驰往颐和园。在鱼藻轩中见到王国维的尸体,痛哭不已。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的师生们听到王国维自沉的消息,无不震惊。治丧委员会迅速成立,师生们为失去这样的好老师好同事而痛心不已。王国维被隆重地安葬了。师生们为表示对王国维的尊崇,在陈寅恪、吴宓二人的带领下,行跪拜礼。

王国维遗书

王国维之死,也在整个中国学术界乃至世界学术界掀起了波澜。他的死令人痛心,也令人迷惑。人们在他的衣袋里发现遗书,封面书写:“送西院十八号王贞明先生收。”

遗书内容为:“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我死后,当草草棺殓,即行藁葬于清华茔地。汝等不能南归,亦可暂于城内居住。汝兄亦不必奔丧,固道路不通,渠又不曾出门故也。书籍可托陈吴二先生处理。家人自有人料理,必不至不能南归。我虽无财产分文遗汝等,然苟能谨慎勤俭,亦必不至饿死也。五月初二日,父字。”


关键字: 内容标签:投河,自尽,国学,大师,王国维投河 自尽 国学 大师 王国维
下一篇: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为什么要投河自尽?(1)||上一篇:郭沫若毛泽东与《甲申三百年祭》(1)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