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要和中国打仗了”
1962年11月22日,中国在中印边界全线停火。根据印度国防部1965年发表的报告,在中印边境战争中,印度陆军死亡1383人,失踪1696人,被俘3968人。由于中国政府很快宣布停火并从占领区后撤,至少有5000-7000名印度士兵从原始森林中生还。
中方宣布停火时,尚在我军包围之中的大部分印军官兵还不知道消息。中国边防军曾救过一名在深山中昏厥多日的印度军官。他在弥留之际睁开眼睛,望着身边的中国军人和军医,艰难地说:“晚了,我就要死了,谢谢你们。”临终前,他拿出自己的身份证交给翻译,“这上面有我家的地址,请告诉我的家人和朋友,再不要和中国打仗了……”
“我乐意一辈子当中国的俘虏”
根据外交部解密的由周总理亲笔修改的档案《我就释放印度战俘问题的声明和致印方照会》,“中国西藏地方和新疆地方的边防部队很好地执行了宽待俘虏政策,对所有被俘印军人员给予良好待遇。被俘印军人员的生活得到了妥善安排和照顾。他们的宗教信仰和民族习惯得到尊重,并且享有宗教生活自由。他们和家人的通讯得到了种种方便。被俘印军伤病人员得到及时抢救和治疗。中国边防部队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和对印度人民友好的实际行动受到被俘人员的称赞。”
印军战俘卡乃尔下士染病不起,医生开了处方,恰逢刘景忠上尉去团部开会,顺便把药带了回来。卡乃尔对刘景忠说:“你是三颗星的长官,还给我这个下士战俘带药来,太让人感动了。我们的长官,吃饭、睡觉、抽烟,就连大小便的厕所都和士兵分开。打起仗来他们坐上汽车先跑了……”
印军上尉卡西拉刚到战俘管理所时大吵大闹,拒绝和被俘的印度士兵一起吃饭。在印度军队里,少尉以上的军官都有私人伙夫,想吃什么就做什么。在战俘管理所呆了一段时间,卡西拉看到中国官兵一起吃饭,一起说笑,战士仍然对军官非常尊敬、服从,深受感动,终于把饭端出来和士兵一起吃。
印军士兵车隆被俘时,被上司丟在原始森林里,靠树皮苦撑了3天3夜。中国连长李荣汉发现了昏死的车隆,把他背出原始森林,在山脚下拦住一辆中国军队的吉普车。从车上下来的是54军副军长韦统泰。车隆吃力地睁开眼睛,看到中国将军肩上的金星,吓了一跳。韦统泰下令马上把他送到后方医院,全力抢救。车隆终于被救活,不久返回印度。记者问他在中国的感受如何,他激动地说:“我乐意一辈子当中国的俘虏。以前我恨他们,那是以前。”
回国前参观中国内地
根据解密档案《我允许印度战俘庆祝印国庆》的记载,关押在西藏察隅收容所的印军官兵曾向中方提出,希望在1月26日印度国庆节时在战俘营中举行庆祝活动。总政治部接到战俘收容所发来的请示后,提出“拟同意其庆祝,我干部届时可去祝贺,但不参加其宗教等活动”。为慎重起见,总参谋长罗瑞卿大将再次批示:“印俘有提出要求的都可以同意其庆祝,未提出要求的,不主动提倡。问问外交部,国际管理是怎样的,然后再定。”12月19日,总政治部打电话向外交部咨询。档案记载,“条约司董司长意见:同意罗总长批示。国际上无定例做法。从争取印度人民和印军俘虏出发,可以同意他们的要求。”
在对待印度俘虏的问题上,中国军队严格执行《维也纳国际公约》,战俘营内没有出现过任何体罚事件。在国内遭受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中国战士首先满足被俘印军的伙食保障,特意调运蛋黄粉保证他们的营养。中国士兵还在林子里平整出一块运动场地,安置篮球架,用伪装网的绳子织成排球网,让战俘开展体育活动。战俘在押期间可以看电影,与家人通信也很方便。
数月的战俘营生活,让印军与中国军人产生了友情。曾在战俘营工作过的人回忆说,第一批印度战俘获释时,在欢送会上演唱了新学会的《东方红》、电影《白毛女》插曲和《社会主义好》。一些印度军官提出要去中国内地看看。为满足他们的要求,中方安排部分军官途径内地前往上海,后经香港返回印度。
然而,数十年过去了,一些印度人仍然对这场战争耿耿于怀。2007年,《印度斯坦时报》援引一名高级军官的观点称,如果当年印度把空军投入战场,就能打败中国。动用空军是否真能帮助印度取得胜利?印军准将达维尔曾表示,“我们的武器装备胜过中国,训练素质也不比中国差。可谁也想不到中国士兵会用身体滚过雷区,用胸口去抵枪眼。还有他们的俘虏政策,如果战前印度士兵了解这一点,我想他们恐怕更难指挥。”
关键字: 内容标签:被俘,印度,俘虏,中国,乐意,中印,士兵,战争被俘 印度 俘虏 中国 乐意 中印 士兵 战争
点触宗教门户网进入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1962年11月22日,中国在中印边界全线停火。根据印度国防部1965年发表的报告,在中印边境战争中,印度陆军死亡1383人,失踪1696人,被俘3968人。由于中国政府很快宣布停火并从占领区后撤,至少有5000-7000名印度士兵从原始森林中生还。
中方宣布停火时,尚在我军包围之中的大部分印军官兵还不知道消息。中国边防军曾救过一名在深山中昏厥多日的印度军官。他在弥留之际睁开眼睛,望着身边的中国军人和军医,艰难地说:“晚了,我就要死了,谢谢你们。”临终前,他拿出自己的身份证交给翻译,“这上面有我家的地址,请告诉我的家人和朋友,再不要和中国打仗了……”
“我乐意一辈子当中国的俘虏”
根据外交部解密的由周总理亲笔修改的档案《我就释放印度战俘问题的声明和致印方照会》,“中国西藏地方和新疆地方的边防部队很好地执行了宽待俘虏政策,对所有被俘印军人员给予良好待遇。被俘印军人员的生活得到了妥善安排和照顾。他们的宗教信仰和民族习惯得到尊重,并且享有宗教生活自由。他们和家人的通讯得到了种种方便。被俘印军伤病人员得到及时抢救和治疗。中国边防部队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和对印度人民友好的实际行动受到被俘人员的称赞。”
印军战俘卡乃尔下士染病不起,医生开了处方,恰逢刘景忠上尉去团部开会,顺便把药带了回来。卡乃尔对刘景忠说:“你是三颗星的长官,还给我这个下士战俘带药来,太让人感动了。我们的长官,吃饭、睡觉、抽烟,就连大小便的厕所都和士兵分开。打起仗来他们坐上汽车先跑了……”
印军上尉卡西拉刚到战俘管理所时大吵大闹,拒绝和被俘的印度士兵一起吃饭。在印度军队里,少尉以上的军官都有私人伙夫,想吃什么就做什么。在战俘管理所呆了一段时间,卡西拉看到中国官兵一起吃饭,一起说笑,战士仍然对军官非常尊敬、服从,深受感动,终于把饭端出来和士兵一起吃。
印军士兵车隆被俘时,被上司丟在原始森林里,靠树皮苦撑了3天3夜。中国连长李荣汉发现了昏死的车隆,把他背出原始森林,在山脚下拦住一辆中国军队的吉普车。从车上下来的是54军副军长韦统泰。车隆吃力地睁开眼睛,看到中国将军肩上的金星,吓了一跳。韦统泰下令马上把他送到后方医院,全力抢救。车隆终于被救活,不久返回印度。记者问他在中国的感受如何,他激动地说:“我乐意一辈子当中国的俘虏。以前我恨他们,那是以前。”
回国前参观中国内地
根据解密档案《我允许印度战俘庆祝印国庆》的记载,关押在西藏察隅收容所的印军官兵曾向中方提出,希望在1月26日印度国庆节时在战俘营中举行庆祝活动。总政治部接到战俘收容所发来的请示后,提出“拟同意其庆祝,我干部届时可去祝贺,但不参加其宗教等活动”。为慎重起见,总参谋长罗瑞卿大将再次批示:“印俘有提出要求的都可以同意其庆祝,未提出要求的,不主动提倡。问问外交部,国际管理是怎样的,然后再定。”12月19日,总政治部打电话向外交部咨询。档案记载,“条约司董司长意见:同意罗总长批示。国际上无定例做法。从争取印度人民和印军俘虏出发,可以同意他们的要求。”
在对待印度俘虏的问题上,中国军队严格执行《维也纳国际公约》,战俘营内没有出现过任何体罚事件。在国内遭受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中国战士首先满足被俘印军的伙食保障,特意调运蛋黄粉保证他们的营养。中国士兵还在林子里平整出一块运动场地,安置篮球架,用伪装网的绳子织成排球网,让战俘开展体育活动。战俘在押期间可以看电影,与家人通信也很方便。
数月的战俘营生活,让印军与中国军人产生了友情。曾在战俘营工作过的人回忆说,第一批印度战俘获释时,在欢送会上演唱了新学会的《东方红》、电影《白毛女》插曲和《社会主义好》。一些印度军官提出要去中国内地看看。为满足他们的要求,中方安排部分军官途径内地前往上海,后经香港返回印度。
然而,数十年过去了,一些印度人仍然对这场战争耿耿于怀。2007年,《印度斯坦时报》援引一名高级军官的观点称,如果当年印度把空军投入战场,就能打败中国。动用空军是否真能帮助印度取得胜利?印军准将达维尔曾表示,“我们的武器装备胜过中国,训练素质也不比中国差。可谁也想不到中国士兵会用身体滚过雷区,用胸口去抵枪眼。还有他们的俘虏政策,如果战前印度士兵了解这一点,我想他们恐怕更难指挥。”
关键字: 内容标签:被俘,印度,俘虏,中国,乐意,中印,士兵,战争被俘 印度 俘虏 中国 乐意 中印 士兵 战争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