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追求真理 坚持原则 实事求是" 彭真同志之"真"(1)

编辑:秋痕 来源:人民网
 

 
    彭真,是德高望重、建树多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幼时取名傅懋恭,在后来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中用过许多化名,1937年第一次到延安时改名为彭真,寓意追求真理、坚持真理、服从真理、维护真理。他一生都在为真理而奋斗,他的言行闪烁着求真、认真的光芒。彭真求真、认真的事例很多,这里主要介绍他在学习、生活、工作方面的一些具体事例。

    追求真理

    彭真自从青年时期接受马克思主义起,就认准了只有这个主义才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无产阶级、人民大众推翻剥削制度、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武器。他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无论环境多么艰苦,斗争多么复杂,顺境也罢,逆境也罢,始终孜孜不倦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理想坚贞不渝,对党、对人民、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无限忠诚,百折不挠,坚韧不拔。他经常对人们说,人生在世,要一辈子追求真理,服从真理。

    1965年9月,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左”的错误已经相当严重的形势下,彭真仍然敢于坚持真理不动摇。他发表了《关于学术讨论的几个问题》的讲话,提出了区别政治问题和学术、艺术问题的方针,指出:“一切人,不管谁,都应该坚持真理,随时修正错误,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我们追求的就是真理,按真理办事嘛。”①以这个思想为基础,他主持起草了著名的“二月提纲”。时过不久,“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个观点“惹了大祸”,“文化大革命”中成了他的一大“罪状”。但是,他始终认为这个观点是符合毛泽东思想的,因而坚信不疑,坚定不移。十几年后,他几次重提这件事,说:“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是我讲的,但并不是我的创造。毛主席早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讲了,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这还不是真理面前人人平等?”1979年4月,他在恢复工作后第一次参加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就旗帜鲜明地指出:“我们必须坚持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否则,必然造成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和整个革命阵线的混乱,使亲者痛,仇者快。”

    彭真一生几多磨难,但他始终追求和坚持真理,对革命事业和前途充满信心。他坐过6年半国民党监狱,“文化大革命”又遭受林彪、江青一伙的残酷迫害,9年身陷囹圄,3年放逐商洛山区。用他的话说,“入党六十多年,四分之一是在监狱中度过的”。不过,每谈及此,彭真总是把它作为革命者难免经受的“炼狱”。有一次,他谈到在敌人的监狱里开展绝食斗争时,风趣地说:“当时,我的(肺)结核病和痢疾很严重,搞绝食斗争,我没有饿死,倒是把细菌给饿死了。”高墙挡不住他对读书的一贯酷爱和对真理的执著追求。在敌人的监狱里,他认真、系统地研究了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和布哈林的《共产主义ABC》。“文化大革命”中,他在完全丧失人身自由的处境下,仍在关心、思考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历史的与现实的、正面的与反面的经验,又重新认真、系统地通读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和《列宁选集》。无纸无笔难不住,他有自己的“创造”,红红绿绿的牙粉袋和画报纸被他撕成一条条、一块块,边读书、边思考,重要之处就用嚼烂的米饭粒粘上不同的记号,作为“批注”。对于彭真来说,无论多大的磨难、多大的冤屈,都动摇不了他的信仰和理想,都泯灭不了他对真理的追求。他说:“我是个乐天派,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充满信心。林彪、‘四人帮’横行十年,看来天昏地暗、天塌地陷,其实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插曲,在历史的长河里算得了什么呢?!”

    坚持原则

    坚持原则,是彭真完全为党、为国、为民着想之“求真”性情里的又一面。有时为了坚持原则,他会毫不留情面,显得不近人情。

    有一年,彭真一行人去北京房山云居寺看那里保存的石板经。临别时,云居寺的负责人要求彭真为寺院题词。彭真说:“你这里是寺庙,题什么词,我签个名吧!证明我来过就行了。”那位负责人还是纠缠不休,非要彭真写上几句话。彭真就是不写,签完名站起来就往外走。这时那个负责人又拦住了彭真的去路,并从保险柜里拿出一张郑板桥书写的“难得糊涂”的拓片送给彭真,并说这是他们珍藏的极品,一般是不送人的。不料,彭真非常恼火,一挥手就丢掉了那件拓片,并留下一句名言:“我是共产党员”,便上车走了。

    彭真是和秘书、警卫人员共乘一辆面包车来的。在回京的路上,大家见彭真一直在生闷气,一言不发,因此,谁都不敢吭声,车上的气氛很紧张。几个人都暗自后悔没有事先与那位负责人打招呼,才惹得彭真生气,心里十分内疚。车快进城时,彭真才消了气。这时,他开始认真地给大家讲起了郑板桥当初手书“难得糊涂”的用意。他说:“那是郑板桥在政治上不得志,又得不到朝廷的重用而不满意,发牢骚。我们是共产党人,怎么能在大是大非面前装糊涂呢?更不能为了保全自己而装糊涂,我虽年事已高,但并不糊涂。”由此,足见彭真坚持原则,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保持共产党人本色的高贵品质。

    1981年5月,彭真在一次五大城市治安座谈会上作了讲话。其中提到“关于造反派”的用语问题,他见解独到,定位准确。他说:“我和耀邦同志商量过,这个用语一般不要再用了。今后,除三中全会后中央文件、小平同志报告讲到的跟随林彪、江青一伙造反起家的人、帮派思想严重的人、打砸抢分子这三种人以外,一般不要再用造反派这个‘文化大革命’以来的习惯用语了。当年起来‘造反’,是中央号召的,造反派的绝大多数是好人,是我们的干部、群众,其中很多当时不过是十几岁二十岁左右的青少年。现在,他们有包袱,一提造反派就感到灰溜溜。今后不要再这样笼统讲了,因为实际情况早已变了,再这样讲不利于安定团结,不利于孤立坏人。对他们的一般错误,不要再追究。有严重错误的,只要认识了、改正了,就好。对极少数有罪行的,主要是当时的青少年,也要从宽处理,因为当时有当时的历史条件。”②虽然在“文革”中造反派对彭真个人冲击批斗最狠,但他却能不计前嫌,更不计个人恩怨,一切从大局出发,坚持原则,充分体现了他的深思考、大智慧和大胸怀。


关键字: 内容标签:坚持原则,实事求是,真理,追求,同志,彭真
下一篇:"追求真理 坚持原则 实事求是" 彭真同志之"真"(3)||上一篇:史海:共产党的“大特务”开国上将李克农(1)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