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揭密“玛丽-罗斯”号400年前沉没真相

编辑:汀滢 来源:中国经济网
 
英国军舰“玛丽·罗斯”号曾是亨利八世国王的最爱,被形容为“海上一朵最美的花”。然而,在第一次参战时,“玛丽·罗斯”号就被击沉,全舰700多名船员中只有不到40人得以幸存。经过数百年的研究,英国考古学家提出惊人论断:“玛丽·罗斯”号沉没的直接原因竟是当时船上的西班牙船员听不懂英国司令的英语指令,未能及时关闭炮门的盖子!
英王牌旗舰魂断英吉利海峡
据报道,于1509-1511年建造而成的“玛丽·罗斯”号是世界上第一批可做到舷炮齐射的船只,作为英国舰队的旗舰,它深得英国国王亨利八世的偏爱,被形容为“海洋上一朵最美的花”。它的诞生同时标志着英国海军已由中世纪时的“漂浮城堡”,转变为伊丽莎白一世时代的海军舰队。
1545年7月19日,国王亨利八世在英格兰西南部的绍斯西海域检阅他令人骄傲的舰队出海迎击法国入侵者。然而,他却目睹了一场灾难:满载的“玛丽·罗斯”号在一阵风浪中开始颠簸并迅速倾覆,海水灌进了甲板下面的炮门,当时船上共有90多门炮。最终,这艘英国王牌旗舰沉没于英格兰南部朴次茅斯港附近的索伦特海峡(英吉利海峡中的小海峡)。船上大约有700名船员,据说只有不到40人得以幸存。
海底沉没四个世纪后出水
据悉,“玛丽·罗斯”号被称为“世界五大著名沉船”之一。就在它沉没的当年,船上的部分枪炮、帆桁和船帆就被打捞了上来,但是打捞工作于1550年中止了。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考古学家亚历山大·麦祺带领的一支队伍发起了对沉船的调查工作。经过他的努力,这艘都铎王朝的战舰在沉入海底4个多世纪之后,被海水浸透的船骨终于浮出了索伦特海峡的水面。由于海底淤泥的天然保护,它基本保存了历史原貌。
1982年,全球有6000万人观看了“玛丽·罗斯”号打捞仪式的现场直播。后来,科研人员利用聚乙二醇防腐剂不断喷射这艘古船,以防止船骨腐烂。随后它经历了一个缓慢的干燥过程。现在,这条历经沧桑的战舰被陈列在英格兰朴次茅斯港“历史造船厂”,以供游人参观。
2/3水手听不懂英语命令
英国考古专家、伦敦大学学院的休·蒙特戈麦利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征得“玛丽·罗斯信托基金会”的同意后,获准接触到“玛丽·罗斯”号上18名船员的遗骸。这些专家检验了遇难船员的头骨后有了惊人的发现:船上三分之二船员都不是英国人,而是欧洲南部人,其中以西班牙人居多,是他们听不懂英国上司命令,才导致“玛丽·罗斯”号沉没。
蒙哥马利教授介绍说,炮门敞开是因为西班牙船员未能理解下达的关闭炮门的命令。他说:“在混乱的战斗中,呼喊声和枪炮声混为一体,如果长官命令清晰,船员训练有素,完全能够及时关闭炮门。但显然‘玛丽·罗斯’号上的外籍船员们没有做到这一点。”
这个新发现也解开了另外一艘英国军舰舰长乔治·卡鲁临终留下的遗言之谜。在军舰沉没的最后时刻,乔治·卡鲁曾不断地呼喊“我控制不住这些恶棍了”。


关键字: 内容标签:罗斯,玛丽,沉没,揭密,真相,年前
下一篇:北魏孝文帝改革背后的女人:守寡也不安分的冯太后(5)||上一篇:1659年南明末代皇帝曾逃亡缅甸 最终难免一死(2)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