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建国初期灾害救济措施:领导和组织灾民自救 (2)

编辑:秋痕 来源:新华网
 
二、全民节约度荒,开展社会互助 

    当自然灾害给灾区人民带来巨大困难之际,仅仅依靠灾民自身力量是不够的,必须依靠群众、依靠集体,动员全民节约,群众互助互济,共同度过灾荒。政务院在1949年12月《关于生产救灾的指示》中,号召开展节约互助运动,要求灾民省吃俭用,长期打算,坚决反对过去那种“收不收,吃一秋”和不事生产、坐待救济的错误观点;非灾区人民也应厉行节约,发扬互助友爱精神,帮助灾区;城市居民应进行节约捐输,机关干部要带头节约,响应中央人民政府每人节约一两米的号召。指示发出后全国热烈响应,广泛开展节约互助救灾运动。其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 

    1、各界开展节约捐输运动,在物质上给灾区有力支持。 

    中央和许多地方的机关部队,普遍掀起“一两米节约救灾”的热潮。中央各机关工作人员自新中国成立至1950年4月捐赈灾款12亿元(旧币,下同),粮食39万斤;华北各机关部队与京津两市节约救灾款可买粮食800万斤,华北军区6个月即节约粮食360万斤。① 山东省各直属机关、部队,徐州市、济南市及鲁中南地区3个月节约捐助粮6万斤、款3亿元。② 苏北全区党政军节约捐献粮食1012万斤,捐献及清理旧衣物50余万斤③,同时,人民政府公署还在全区进行整编节约,整编出的富余人员3万名全部投入生产,仅此一项即节约粮食1亿斤,大大减轻了人民的负担④。 

    城市中的各界人民,不论工人、学生、店员、工商业家都踊跃进行捐献。皖北生产救灾委员会劝募团在上海一个多月中收到各界旅沪同乡自动送交捐款18亿元,衣服5000余件,西药4000余包及面粉鞋袜等。⑤ 西安市采用公演、义卖等方式募集人民币2286万多元,白洋17枚,面粉195袋,土粉3820斤,小米17200余斤。其他尚有衣、被、鞋、袜、布匹等。⑥ 

    非灾区农民在“天下农民是一家”口号下,表现出团结互助的精神,积极捐募粮食,送给灾区的农民兄弟。河北省非灾区农村进行“一把米救灾运动”,即募得粮食1250万斤。⑦山东省在部分农村中也开展“一碗米”、“一把米”运动,至1950年6月,鲁中南、渤海、胶东等地农村共捐献粮食1261万斤,人民币6221万元。⑧ 

    节约捐输运动大大提高了广大群众思想觉悟,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在精神上也给灾区人民以莫大的鼓舞。 

    2、开展自由借贷在当时也是群众互助互济、解决度荒困难的一种形式。中央人民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鼓励、辅助灾区人民建立借贷关系,坚持有借有还、有本无利的原则,反对强借、有借无还等现象,同时严禁高利贷剥削。在这些原则指导下,各个灾区(特别是重灾区)都建立了粮、款等借贷关系。青海省1950年据十个县不完全统计借出籽种3.6万石,另据其中六个县统计,借出义仓粮1.6746万石,两项合计5.2万余石,使灾、贫民的30万亩缺籽种的土地得以按季下种。⑨ 河北省大名县为适应群众自由借贷需要,各村都设有信贷所,全县非灾区共贷出粮食120万斤,政府帮助有计划地贷给灾区农民,解决灾民生产资金的困难。⑩ 在借贷过程中,有的地区总结出一些比较好的借贷形式,如合作借贷,即通过合作社吸收游资,再贷给群众解决生产资金和口粮问题。1950年4月山东掖县108处合作社建立了信贷所,吸收存款5000余万元,贷出4000余万元。11 

    自由借贷使有余款、余粮的群众解除了顾虑,放心借出余款、余粮,也帮助了急需款、粮的灾民解决生产、生活中暂时的困难,同时还活跃了农村经济,因此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3、鼓励灾民在自愿互利的原则下自由结合,进行互助生产。如渔农结合,即农民给渔民种地,渔民专事打鱼,并将打鱼利润按一定比例与农民分红或付给农民工资。另外,还有劳动力与资金的合作生产等。 

    ① 参见谢觉哉: 《我们能够战胜灾荒》, 《新华月报》第2卷第2期。 

    ② 参见华东生产救灾委员会: 《华东的生产救灾工作》,华东人民出版社1951年版,第196页。 

    ③ 参见《建国以来灾情和救灾工作史料》,第14页。 

    ④ 参见《华东的生产救灾工作》,第243页。 

    ⑤ 参见《皖北日报》1950年3月3日。 

    ⑥ 参见《人民日报》1950年1月15日。 

    ⑦ 参见谢觉哉: 《我们能够战胜灾荒》, 《新华月报》第2卷第2期。 

    ⑧ 参见《建国以来灾情和救灾工作史料》,第14―15页。 

    ⑨ 参见《建国以来灾情和救灾工作史料》,第15页。 

    ⑩ 参见《河北日报》1950年1月18日。 

    11 参见《华东的生产救灾工作》,第111页。 

关键字: 内容标签:灾民,救济,自救,灾害,措施,领导,组织,建国初期
下一篇:美国传教医生杜布森在广东阳江生活40多年||上一篇:建国初期灾害救济措施:领导和组织灾民自救 (4)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