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毛泽东和党中央两次提议为徐特立公开祝寿(2)

编辑:秋痕 来源:新华网
 
毛泽东提议祝寿,绝非为了私情 

    徐特立,湖南长沙县五美乡人,字懋恂。1877年2月1日,他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农家。徐特立青年时代就向往进步,景仰孙中山,曾经参加过辛亥革命。自1895年起,他即在长沙等地从事教育工作。在长沙第一师范执教期间,他最得意的学生便是风华正茂的毛泽东。几十年后,毛泽东曾这样评价说:“徐特立是我在第一师范读书时最敬佩的老师。”徐特立和毛泽东建立在道德、自重、平等基础上的师生友谊,一直持续到他们人生的终点,这在党的历史上被传为佳话。

     徐特立在43岁的时候,思想更加成熟。在这个年龄,一般中年人大多已对前途持消极态度,他却毅然决定远赴重洋,前往法国勤工俭学。学成归来,他已近知天命之年,当时,适逢中国革命处于前所未有的低潮,面对国民党所制造的腥风血雨,徐特立毅然在白色恐怖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4年,当红军开始长征时,徐特立已是57岁的老人。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他竟然义无反顾地随红军主力离开江西,向渺无人烟的雪山草地进发,从而成为红军队伍中年龄最大的长征老兵。当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后,徐特立已是年近60的花甲老人了。

    1937年1月,毛泽东在党中央的一次会议上提出,要为从雪山草地跋涉过来的徐特立老人,破例搞一次祝寿活动,其目的在于鼓舞红军指战员的士气。党中央一致拥护和支持毛泽东的这一建议。毛泽东之所以在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后,提出为徐特立公开庆祝60岁大寿,并非出于他和徐特立的师生情谊,而是鉴于徐特立自1927年参加革命,特别是他以57岁高龄参加长征,以超人毅力克服难以想像的千难万险,胜利到达陕北的壮举,已成为红军队伍中让人振奋与感动的楷模。同时,也是顺应了党政军内部希望为徐特立祝寿的一致呼声。

    1937年1月30日,毛泽东在延安窑洞里,给正在陕北保安的徐特立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当革命失败的时候,许多共产党员离开了共产党,有些甚至跑到敌人那边去了,你却在1927年秋天加入共产党,而且态度是十分积极的。从那时至今,长期的艰苦斗争中,你比许多青年壮年党员还要积极,还要不怕困难,还要虚心学习新的东西。什么‘老’,什么‘身体精神不行’,什么‘困难障碍’,在你面前都降服了……你是任何时候都是同群众在一块的,处处表现自己就是服从党的与革命的纪律之模范……你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你总是拣难事做,从来也不躲避责任……所有这些方面我都是佩服你的,愿意继续地学习你的,也愿意全党同志学习你。愿你长寿,愿你成为一切革命党人与全体人民的模范……”信写完的当天,毛泽东就派人骑马涉过潺潺延河,星夜驰往保安,将信专程送到在那里主持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教育部工作的徐特立的手中。

    其实,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徐特立虽然和党中央的所在地延安近在咫尺,可是他一心扑在教育工作上,和毛泽东几乎连见面的机会都没有。当徐特立收到毛泽东为自己祝寿的亲笔信时,激动不已。他在感动之余决定向党中央和毛泽东致函,坚决要求取消为他祝寿。然而,祝寿热潮已经掀起,不以徐特立的个人意志为转移了。
    贺信从全国抗日战场飞向陕北
    毛泽东在党内提出为徐特立祝寿的消息传出以后,很快就受到延安各界以及陕北各战区指战员的广泛拥护。不但红军的主要将领和中华苏维埃政府高级干部对为徐特立公开祝寿表示支持,就是那些对徐特立并不熟悉的普通官兵们,在听说这一消息时,也十分高兴。因为徐特立的高尚品格,在党内军内素有好评。他以57岁高龄参加长征的壮举,尤其让人感动。不久,陕北各地很快就形成了一个广大军民踊跃为徐老祝寿的热潮。

    为徐特立祝寿与那些封建庸俗的捧场活动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延安出版的苏维埃中央机关报《新中华报》,当时专为徐特立祝寿活动发表社论,明确指出:“共产党虽然是马列主义的党,但他无疑也具有普通人应有的一切感情,当然更应具有朴素的同志情谊。我们认为,无论在父子之间、夫妻之间、朋友之间、师生之间,都应该存着真正的友情。这种真正的友情不仅不反对,而且要大力提倡。我党对徐特立的祝寿活动,就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

    党中央还为徐特立祝寿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例如,在为徐特立祝寿过程中不许收礼,只收信件和祝词;允许群众自发的聚餐活动,不过红军将士们如果需要聚餐的话,应从苏区银行发给的津贴中拿出来自己解决;不许强制,更不能让这种自发的聚餐给战士和群众带来生活压力……

    大雪飘飘的宝塔山下,来自各战区的贺信贺电也如雪片般飞来。最先给徐特立寄来贺信的是朱德总司令。他专为徐老写了题为《你是一个老怪物》的贺信,信中说:“徐老头,你是一个职业革命家,你是一个老共产党员,又是一个教育家……你为了要看穿资本主义的西洋镜,曾跑到最标本式的欧洲巴黎等地去勤工俭学,仍然不合你的脾胃。毕竟你是一个老怪物,一直跑到共产主义的营垒来了。做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的老战士,你才算死心塌地地做了下去。我俩在同一战线奋斗,从南昌暴动至东征中央苏区,至二万五千里长征,以至今天,都在一路。我所见到你的革命精神和行动,真是可钦佩的……你是革命的模范,不管革命历史车轮转得多快,你总是推着它向前进。祝徐老头万岁!”

    在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里,陕北各战区的抗日军队,纷纷举办祝贺徐特立60寿辰的活动。与此同时,从全国各个战场寄往延安和保安的贺词、贺信和贺幛,数以千计。这些贺词和贺信,成为战争年代的一道独特风景,是共产党人和抗日将士用心血铸成的特殊寿礼!在这些来自解放区的贺函贺电中,有对徐特立充满真情祝福的诗句,也有表达强烈心音的散文与短函,语言朴素但感情真挚。一位抗日将领写了一封《优秀的布尔什维克——徐特立同志万岁!》的贺信。信中说:“你始终是坚强的布尔什维克,特别是在长征中的经历更使人叹服。你不骑马,拄杖而行,却把坐骑让给了战士;你两袖清风,肩上只背着几本书,一只茶盅,一双筷子。在艰苦的环境里你始终泰然自若,你用不怕死的精神战胜了一切!所以你才能教育出许多最优秀的学生——特别是我们的领袖毛泽东同志。今后人民尊敬毛泽东同志的时候,也一定会以特殊的感情来尊敬你……”

    毛泽东在延安发出为徐特立祝寿的号召,不仅让陕甘宁边区根据地和全国八路军、新四军为之振奋,而且也影响到了当时国统区和日伪统治区知识界的爱国人士。在上海的女作家谢冰莹,闻讯寄来了她在敌占区冒着危险写成的诗歌,祝贺徐特立寿辰。爱国人士陈子展等人也把他们对徐特立早年在湖南办学时的经历写成传记,不远千里辗转寄往延安。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延安就先后收到个人和团体寄来送来的祝词、贺信、条幅、贺幛、散文、诗歌等2000多件(幅)。可以说,为徐特立祝寿无疑是延安的一次盛会,一次革命力量的大检阅,尤其是在红军刚刚到达陕北不久,全国抗战形势异常严峻的时候,在党中央所在地延安举行如此盛大的祝寿活动,是中国共产党顽强生命力的一次生动展示。

    徐特立本人在这次祝寿结束之后,在延安的报纸上发表了《我的答词》。他说:“各位同志为我祝寿,我很高兴,用不着说客气话……我一生过着极不平常的生活,让我这老古董来推动伟大的革命,是全国抗日战争的需要。我将与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并存,我为此而感到高兴。我愿继续站在抗日战争最前列,为中华民族为世界和平而奋斗!” 

关键字: 内容标签:党中央,祝寿,两次,提议,公开,徐特立,毛泽东
下一篇:"开国元勋"陈云之女陈伟华:父亲是"良师益友"(2)||上一篇:死因说法众多 张学良当年为何不肯施救邵飘萍(1)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