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毛泽东一生参加悼念活动不少 最后一次为送陈毅(4)

编辑:秋痕 来源:新闻午报
 
 1963年向罗荣桓元帅遗体告别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曾参加了两位民主人士的悼念活动,颇为引人注目。这就是从1950年送别党的重要领导人任弼时以后,毛泽东在1950年代也曾赴大使馆吊唁苏联和东欧国家多位领袖,也曾分别在1955年、1959年吊唁张澜、李济深两位民主人士,但却较长时间都没有参加党内同志的葬仪,包括1960年5月逝世的党内元老林伯渠、1961年3月逝世的陈赓大将、1962年2月逝世的李克农上将等。 

  1960年以后,毛泽东参加各类悼念活动更少,目前可查的只有两次:1963年向罗荣桓的遗体告别和1972年参加陈毅的追悼大会。 
  1963年12月16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的罗荣桓元帅因病逝世。当晚,毛泽东同刘少奇、邓小平等正在颐年堂听取聂荣臻汇报十年科学技术规划。会议开始,他提议大家起立,为罗荣桓默哀。毛泽东还参加了以刘少奇为主任的治丧委员会。 
  12月17日,毛泽东、刘少奇、朱德、董必武、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解放军高级将领和各方面的负责人,陆续来到北京医院,向罗荣桓的遗体告别。毛泽东在罗荣桓的遗体前静默致哀,并向守候在遗体旁的罗荣桓家属表示亲切慰问。12月23日上午,首都各界一万多人,在劳动人民文化宫隆重公祭罗荣桓。毛泽东没有参加公祭大会。 
  据回忆,著名的《七律•吊罗荣桓同志》是毛泽东在北京医院向罗荣桓遗体告别后几天写下的一首诗。诗中写道: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斥晏鸟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虽然对这首诗存在不同的解读,但毋庸置疑,这份身后哀荣,充分表达了毛泽东对罗荣桓的高度评价和痛惜之情。

关键字: 内容标签:悼念,参加,活动,毛泽东,陈毅
下一篇:七窍流血猝死青岛 究竟是谁毒死了康有为?||上一篇:姜子牙朝歌当官记:装死人捡回一命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