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批驳《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的妙文

编辑:Jina 来源:中国国学网
 
在写这篇小文之前,我必须承认,我还是有一些民族偏向的。虽然我基本是一个民本主义者,民族主义的色彩不浓,但是作为生物天性,爱自己、爱自己的家乡、爱自己的民族乃至于爱自己的国家,应该是天经地义的。所以,首先我对于写《一个满族人眼中的大清王朝》的满族人表示理解,毕竟就是瘌痢头那也是自家的好么;然后我要说的是,我个人不会喜爱汉族的瘌痢头,对于那些我可以试着去理解,但是绝对不会支持。
前言已毕,言归正传。
中国历史上,人口始终在数千万左右。只有在康熙时期,才首次超过了亿。最后留给今天中国的,有三亿人。这是一个黄金的人口数字,他正好介于同面积的美国与欧洲人口之间。中国历史上,只有清朝做到了这一点。中国历史上,从宋代开始,就一直在委缩,到了明代,更是萎缩到了三百万平方公里。但是在清朝结束时,有一千二百万平方公里。即使是今天的中国,也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翻身的本钱。
而这,正是那个被我们指责和诅咒的清王朝留给我们的。如果中国跳过了这段历史,而是从明朝的手中接管了那个三百万平方公里,五千多万骄傲自大的汉人的中国,我们的未来还会有多少胜算呢?清政府在中国历史中究竟功大过大,其实已经一目了然。
以上是引用,先评论一下:原文既陈述了某些事实,也歪曲了某些事实。同时,对于“整个文章的用意还是以中国人的眼光来看待的”严重存疑,在我看来,不如说是满清的遗老遗少在夸耀祖宗的荣光,因为单看这句“五千多万骄傲自大的汉人”是个什么情绪?
接着来科学分析。首先是人口问题,这个也是满清的辩护者们最有力的武器了。当然,如果是一个诗人这么说,我原谅他。但是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我们看看人口涉及哪些方面吧,也许不全面。什么叫中国历史上,人口始终在数千万左右?由于历史上的战乱杀戮,中国确实经历了多次人口锐减,但是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升平时期的人口高峰人口数量是在不断上升的,而且如果计算地域比较一致的话更是如此,何况按人头纳税的税制也使得满清之前的户口统计存在严重误差。
譬如金、宋时期就在北宋境内,由初期的约3000万人口增加到了后期(11世纪初)的1亿左右,经过两宋之际的战乱,当南宋与金双方进入稳定对峙的阶段,南北的人口就又攀上了新的台阶,13世纪初合计达到了1.2亿,南宋人口到端平二年(1235年)已在6000万以上。(详见葛剑雄:人口与中国疆域的变迁──兼论中国人口对外部世界的影响)这已经是当时农业生产力承载的极限了。西夏和金灭后,境内的人口锐减至1000余万,仅及原来的五分之一弱,是中国人口史上罕见的浩劫。灭宋14年后的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元朝境内的人口总数仅6000余万,只有13世纪初的一半。这些完全是蒙元的残暴,和中国农业的发展水平无关。仍然参见葛文,明朝的人口却在不断增长。经过明朝初年的经济恢复和大规模的移民,14世纪末的人口已经回升到7000万以上。与户口统计数上的停滞和倒退相反,实际人口始终在持续增长,到17世纪初突破2亿大关,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新记录。当时人的各种记载表明,明朝中后期一些地区的人口已经相当稠密,人口压力也已相当严重,地少人多地区的人口大量外流,平原地区的人口纷纷迁往西南边疆和山区谋生,福建和广东沿海一些人陆续向海外移殖。
以上才是满清之前中国人口状况的真相!结果原作者使用一个“数千万左右”的模糊化伎俩,就在读者心中造成了中国历史上人口稀少的假相。
明清之际的天灾人祸、特别是持续多年的战争,使中国人口又一次遭受巨大的损失。实际上,在康熙二十九年,全国人口仅1忆多,远未恢复到明朝后期的水平。十年后估计增长到1.5亿,在完成统一的1759年刚突破2亿。此后清朝的领土再也没有任何增加,但人口数量却持续上升,在太平天国起义前夕的道光三十年(1850年)达到了4.3亿,比1750年不止翻了一番。前面造成人口锐减的罪恶暂且不谈,后面人口增加除了摊丁入亩的政策促进了人口增长和户口统计的增加,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农业。不仅得益于中国传统的以农立国的观念和成熟的农业生产体系,也受惠于新引入的玉米、甘薯、土豆、花生等作物。正是这些作物的推广,使原来无法利用的山地和旱地得到开发,从而养活了成倍增长的人口。而这些农业技术和新作物,全部继承于明朝的成就。
更为重要的是,满清统治者没有实施边疆地区的开发,如对新疆地区虽有一定规模的移民,但大多属于军事驻屯和罪犯流放,到1950年为止总数不超过50万。就连长期封禁的东北也还没有正式开放,对台湾的移民也受到各种限制,对海外的移殖更被视为非法。当时的人口暴增是世界性的,在洪亮吉眼中已经看到了灾难,然而在某君眼中却是丰功伟绩。
然后就是一个领土问题,这也是满清辩护者们的第二大法宝。然而明朝手中的三百万是怎么来的?事实上明朝全盛时期的领土是970万平方公里,比现在的版图还稍大一些。如果说的是明末,那么后金汗国掠夺的不正是奴尔干都司?要是我也如此推理,那么中华民国接收的满清国土只有东北和直隶数省,因为其他各省已经独立。显然,满清的遗产比明朝还小。
况且最重要的,特别是对于国民来说,仅仅是地图上面的所谓“国土”吗?汉族整个清代都是过着种族歧视的生活。它扩大的版图允许汉人开垦吗?早在汉代以前就有汉人居住的东北在满清开国时屠汉殆尽后,康雍乾允许汉族进入吗?为什么东北现在的汉族大部分都是新移民?中国人现在纷纷移民的是比中国更辽阔的国家吗?扩大的疆土不准汉族去开垦,有什么用?那里居住的人还让汉人养活,更是负担!至于后来版图的大面积失去,和割地赔钱创中国和世界纪录更不用说了。明朝再怎么说,留下的遗产是领土和对周围国家的宗主权;满清则留下了巨额赔款和国内的租界以及一长串不平等条约!
补充一句,论证明朝疆土只有三百万平方公里的,就是日本右翼学者。
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责任者不是清朝
这段很长,就只引用一个标题吧。原文大家自己去看,总之里面充斥了一个遗老遗少的无耻谰言,最终结论就是中国的落后是历史必然,是活该。然而且看他举出的几条吧。
首先使用王朝末期和皇帝去和王朝初创的对比,试图论证满清之于明朝如何优秀。对此,我首先要说,按照中国传统历史演进,在那个时代皇帝本来已经不是国家的根本了,到了满清居然还是全然依赖于皇帝个人的私德,本身就是一个大倒退。其次,我赞同淡月梅花网友的评价:皇帝分四等。第一等自己聪明也让别人聪明,汉唐很多;二自己愚蠢让别人聪明,明有;三自己聪明不让别人聪明,清有;四自己愚蠢也让别人愚蠢,明清都有。人口最多的康雍乾时的人才在哪儿?
发现“许多人指责清王朝要为中国的落后负责,其实,中国落后的开始,包括闭关锁国、唯我独尊,都是始于明朝的,清朝只是受了明朝的毒害而已,真正要为中国的落后负责的,其实是明朝,而不是清朝。清朝,只不是把明朝可能造成的损少减少到了最低程度了而已”,理直气壮的口气让梅花明白了那下西洋去过的非洲本是明朝关内国内的,朱明昏君的唯我独尊流毒到了千古几帝的大清,并越过大清盛世导致了中国的落后挨打、割地赔款。
说到皇帝奢侈,真的是明胜于清吗?康雍乾三代修的圆明园可是超过明代宫殿许多呀,以前一个搞古建的朋友说宫中几步一珊瑚,谁比谁奢侈?明朝在北京的宫殿是到现在还摆着的,圆明园的遗迹和复原图诸君不会没见过吧?这是铁证呀!一个人说什么固然重要,当时的御用文人写了什么固然重要,但更重要、更无法造假的是行动留下的遗迹吧?康熙说明朝皇帝比他们奢侈,反正是他们有明史的话语权,为此不是以《明史案》为血的注脚了吗?但我们看到的宫殿和西方的记载可是铁证!
“满人由于没有汉人那种强烈的自大感,因此从概率上讲,应该更容易接受西方的文化”。真是天下滑稽莫过于此!汉朝的皇帝就知道派甘英去寻访罗马,到了波斯湾的,明朝皇帝派了英雄郑和去非洲的。明朝自清初,汉家百姓自发移民东南亚,和平开发南洋。海外西方的传教士自明朝后期进入中国,万历康熙都见过,西方的使节“大清盛世”时来到清朝,你说这鼠目是人为造成的,还是客观条件造成的?对比徐光启们的主动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满清有什么?事实俱在,却在这里奢谈什么“概率”!
“另外,正是由于满人统治了汉人,消除了汉人的自大感。也使汉人较容易接受西方的科学和技术。如果当政的不是满人,而是几千年来一直以自我为中心的汉人。就会接受西方思想?就会进行根本的变革?有证据让人相信这一点吗!……”我真的是无言了,这也能被某些人认为是为了中国人的客观言论?对比徐霞客的地理学巨著、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对比徐光启翻译《几何原本》、引进西方历法、对火器的发展引进和改良,我要问一问作者,你还有良知和羞耻之心吗?
作者居然还有脸提对外战争。且不说所谓的雅克萨大捷,是十万八旗对付数千哥萨克,光看看当时的满清正是所谓的“盛世”,又是在自己的“龙兴之地”;沙俄当时就是在欧洲本土尚且未能摆脱鞑靼汗国的侵扰,这些哥萨克都是流民一般远离后勤基地。至于后期是一败再败。同样在珠江口,明朝驱逐了西方炮舰,满清屈服了;同样在朝鲜,明朝将日军赶下海,满清连辽东都丢了;同样在台湾,孤悬金厦的郑成功扫荡海上马车夫,满清割让了。
清朝曾是中国的骄傲
又是一个谎言。确实,西方曾经掀起过中国热。然而很多人不清楚的是,这些都是西班牙人了解、考察明朝以后的滥觞。西方是很有殖民传统和冒险气质的,自从实现环球航行之后就在打东方的主意,在明朝是西班牙人,在满清是大英帝国。他们都是先派出使节,结果就是西班牙人放弃了任何进攻的打算,潜心和明朝经商,并且写出了一本《中华大帝国史》;到了大英帝国的马尔嘎尼使团,也写出了一篇报告,结论则是一个破败的帝国(乾隆时期),与此相应的就是几十年以后的鸦片战争。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
整个就是照抄网上汉奸赵无眠的朝代排序,早已被驳得体无完肤了,为了缩短篇幅,不再赘述。留在总结的时候小批一下。
以下引用淡月梅花网友的一点工作:
【睁眼看看康熙“盛世”时的世界罢】
今天仍被某些国人引以为豪的康雍乾盛世,在当时的世界算什么?汉唐乃至宋明时的中国,在当时的世界是什么?
国人很多时候热衷歌咏的是什么?是我们的光辉时代亦或衰退岁月?
时至21世纪,国人审视历史时采取的价值观,是改革开放的,还是封关锁国的?
梅花摘编以下这些史实,实际是在提供自己看待历史的方法供网友参考,希望这种思维方式也能在大家思考现实问题有些用处。当你读每一条外国的史实时,想想当时的满清在同样领域在干些什么罢,中国不久后命运走向的结论仅从这里就不难作出,清朝统治集团的水平与见识在对比中亦不难看出。
公元1722年12月20日,康熙皇帝玄烨因病去世。他在位61年,享年69岁。公元1662年-1722年他在位时期,被中国史家称为康乾盛世,有关这个朝代和它的帝王的“光荣正史”,在近四百年后的今天,被不断搬上荧屏,一年四季不断在中国各地上演着。梅花不以为今人陶醉在大清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有何好处,我们应该知道,在清朝的“盛世”之时,世界发生了什么?
1660年:法国 第一次派商船赴广州。
1661年:日本 同荷兰订通商新约。
1662年:英国 伦敦皇家学会成立。
1663年:法国 科尔柏颁布一系列有关财政、工业和商业的改革法令,实行“重商主义”。
1664年:印度 法国东印度公司成立,开始侵略印度。
1669年:日本 仿造明船。池田光政设藩校。酒井忠直进浑天仪。
1670年:日本 禁止清商潜行买卖。造荷兰式船。荷兰:唯物主义哲学家斯宾诺莎匿名出版《神学政治论文》。俄国:派尼古拉传教团去中国。
1672年:英国 查理二世发表《容忍宣言》,即《信教自由宣言》。
1673年:日本 英国请求通商,幕府准许。
1674年:日本 严禁天主教。
1675年:美国 英国移民与北美土著印第安人发生“腓力王战争”。翌年,印第安人失败。
1678年:英国 下院宣布,它所通过的任何有关经费议案,上院不应作任何变动或修改。此后,下院地位日益重要。日本 再次申禁天主教。
1679年:英国 颁布《人身保护法》。
1681年:美国 建立宾夕尼亚州。
1682年:俄国 彼得一世继为沙皇(—1725年),时年十岁,
1683年:印度尼西亚 亚苏拉巴蒂领导反对荷兰殖民者的起义。
1684年:印尼 荷兰人在万丹确立统治,英国人被逐出爪哇。
1685年:日本 中国福州、厦门商船至长崎。
1686年:日本 濑尾昌琢学习荷兰医术。
1687年:英国 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教学原理》。
1689年:英国 萨维里制成用蒸汽推动的抽水机。
俄国 8月,彼得一世亲政,后称彼得大帝。9月,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690年:印度 英人在加尔各答建成威廉堡,以此做为侵略印度的据点。
1694年:英国 国会通过《地位法案》,规定政府官员,不得同时兼任下院议员。创设英格兰银行。
1695年:英国 取消出版物检查令。在缅甸沙廉开设商站。
1696年:美国 威廉王战争以来,新英格兰区的工业获得迅速发展,尤以羊毛纺织业为最快。
1697年:俄国 沙皇彼得一世出游英、法、荷诸国。侵占堪察加半岛。
1698年:英国 成立伦敦证券交易所。
1701年:英国 国会颁布《王位继承法》规定英国国王必须是新教徒;不得国会同意,不得离开国土。
1703年:俄国 在宁斯干茨堡城。第一份印刷报纸《新闻报》出版。
1708年:伊朗 同法国签订贸易条约,法获得最惠国待遇。
1709年:俄国 7月8日,彼得一世大败瑞典军于波尔塔瓦。瑞典王查理十二逃至土耳其。
1710年:俄国 3月,俄军侵入并占领芬兰。
1711年:俄国 设立参政院,由彼得指定的九个亲信大臣组成。侵占千岛群岛。
1715年:印度 英东印度公司派代表,携带重礼,觐见莫卧儿皇帝,要求商业特权。
1716年:德国 数学家莱布尼兹(1646—1716)去世。
1717年:法国 成立西方公司,开发美洲法属殖民地路易西安那。葡萄牙 海军远征土耳其。
1719年:俄国 实施行省改革,将全国分为五十个省,全国形成统一的行政机构。
1721年:俄国 8月30日,北方战争结束。同瑞典在芬兰的卢斯塔特签订和约,俄国夺得芬兰湾、里加湾、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自此俄国获得出海口。日本 禁农民结党。禁新办工商业及新出版的学术思想书籍。
1722年:俄国 彼得一世设立小俄罗斯部作为统治乌克兰的机构,强制推行俄罗斯化。发布关于组织手工业行会的敕令。彼得一世进军波斯,翌年波斯求和,取得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
1723年:俄国 9月12日,同波斯在彼得堡签订和约。俄获得巴库和里海沿岸广大土地。
(淡月梅花2001.12.21)
元代蒙古统治者曾经残酷压迫汉人和其他民族(网友可查元代户籍制度、四个等级划分、三四等民族“人不如畜”的法律条文),但残暴专制的朱元璋仍能在反元建明的战争中,向蒙古和色目人民宣言“君则有罪,民复何辜!”;清代,对满蒙以外民族的歧视贯穿始终(部分情况参见拙作),但末代皇帝溥仪的“人的半生”的结局,比之俄国革命和西方大革命时期许多皇室贵族的断头下场,更进一步表现了汉民族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民族。到而今,搞种族歧视民族歧视的人不但在中国,在世界也成了过街的老鼠。
但是,当看到“清王朝最大的一个自豪在于,她不是被人占领,而是被赶下台的。就是说,她没有亡国!”的煌煌宣言时,我知道,过街的老鼠还很猖獗


关键字: 内容标签:批驳,强盛,朝代,清朝,中国历史上
下一篇:探春及其他人在抄检中||上一篇:嬴政——千古第一帝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