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河北黄骅发现战国时期成人瓮棺葬群

编辑:秋痕 来源:中国新闻网
 

黄骅市郛堤城西北发现战国时期成人瓮棺葬群。 黄骅市文保所 摄

中新网沧州5月14日电 (记者 高红超)河北省黄骅市文保所14日透露,在该市郛堤城西北发现成人瓮棺葬群,墓葬形式为罐釜和大小罐组合的埋葬形式,年代初步推断为战国时期。


  经过初步勘探,墓葬有6处,位于地面约2米深。考古人员对其中四座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揭露后的墓葬墓向为南北方向,呈东西排列,全部为瓮棺葬制。


  瓮棺葬是古代墓葬形式之一,以瓮、盆为葬具,常用来埋葬幼儿和少年,个别成人也有用瓮棺,一般用2或3件较大的陶器扣合在一起。


  据介绍,在该瓮棺发掘工地,最大的长2.2米,由两个陶釜和一个陶盆组成。瓮棺葬的葬具一般是日常使用的陶器,底部一般钻有小孔,作为死者灵魂出入的地方。


  “原来发现的瓮棺葬以幼儿为主,成年人的这种埋葬形式还是第一次发现。”黄骅市文保所所长张宝刚说,这种墓葬群第一次在该地区发现,这种成人瓮棺葬制在河北地区也比较罕见。


  张宝刚称,根据现场清理情况看初步推断和郛堤城遗址一样为战国时期墓葬群。郛堤城原称伏狄城,是中原政权伏击外族狄卢修建的城池。


  “从墓葬建设结构来看,这处几座墓葬基本为平民墓。”张宝刚表示,墓葬的发掘对研究当时丧葬习俗及历史具有重要考古价值。(完)


关键字: 内容标签:黄骅,河北,战国时期,成人,发现,瓮棺葬群黄骅 河北 战国时期 成人 发现 瓮棺葬群
下一篇:3000年前的“海南人”长啥样?||上一篇:浙江一古墓现“萌物”石刻 墓主至少官居四品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