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南京下关考古新发现疑为明代税关“瓦屑坝”遗址(2)

编辑:秋痕 来源:现代快报
 
七八米深的“防护堤”现身
  在高高低低的考古探方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两道从地下七八米深处往上垒砌的“堤坝”。“堤坝”中间都是水,可以看到碎瓦砾,还有很多贝壳屑。
  “大坝”一东一西,相距10多米,看上去比较壮观。东边的“堤坝”呈丁字形,最下方是一根根木桩,木桩的直径约20厘米。木桩的上方,是各种石头,这些石头比碗口大,一层层垒砌,一直到接近路面一两米处,变成了青石板,似乎是为了行走方便。
  东西两“堤坝”中间,竖立着一根根木桩,这些木桩深入地下,浸泡在水中。西边的“堤坝”用彩色塑料布遮盖着,看不真切。“这应该是拦水坝,这两处堤坝,应该是防护堤。”赵志刚说,从考古开始到现在,他一直关注着这一处的考古,“这里就是古河道,古河道的下边都是淤泥、流沙层。据史料记载,古代时,这一带江水漫滩、水道密布,所以出现了防护堤。”
  木桩烧焦,当年这里或曾有火灾
  再往西走,依然可以看到路基、排水沟等建筑基础。最西边,还有一口直径一米左右的青砖古井。虽然历史久远,井中的井水依旧清澈。古井旁边,还有几个灰坑,疑似地窖。
  从古井到防护堤一线,都可以看到木桩。有的木桩七八米深,有的露出地面二三十厘米。细细看去,每根木桩都有被烧焦的痕迹。其中多处探方壁上,还有泥土被烧成红色的痕迹。
  “你看,这些木桩肯定都被大火焚烧过。”赵志刚剥开最外层,焦黑的木炭落在手里。这里的木桩为什么会被焚烧?有可能是曾经发生过一场无名大火。
  专家推测
  这里是明代船只
  税收部门“瓦屑坝”?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下关,疑为,南京,明代,遗址,考古,新发现,瓦屑坝下关 疑为 南京 明代 遗址 考古 新发现 瓦屑坝
下一篇:西汉海昏侯墓发现1盒马蹄金2盒金饼 总数超75枚||上一篇:西安首次对许皇后陵园考古发掘 出土筒瓦板瓦等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