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新疆达坂城区现彩陶残片 附近存春秋战国时遗址(1)

编辑:秋痕 来源:乌鲁木齐晚报
 
本报讯(记者邓仕林)上月中旬,考古专家在达坂城区白水涧古镇遗址城墙中采集到了多枚彩陶残片,以此推测,白水涧古镇附近存在春秋战国时代遗址。


  白水涧古镇遗址又称“峡口古城”,位于古丝绸之路新北道的咽喉要冲,自古就是重要的军事要塞,唐代称白水镇,元代称黑虎城,清代称嘉德城。


  考古发现彩陶残片


  3月19日,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市文物局对该区多处古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

  白水涧古镇遗址在一块铁黑色岩石之上,外城墙长360米左右。当日,考古工作者在遗址南部附近发现了“康熙通宝”、“乾隆通宝”等多枚钱币和彩陶片。工作人员推测,彩陶残片是夹在了城墙之中,由于城墙塌陷而掉落出来的。


  陶片蕴含历史信息


  这些陶片来源于古人用黏土或陶土烧制而成的生活器具。考古工作人员李黎说,别小看这些小小的陶片,其中蕴含着重要的历史信息。


  本次发现的陶片主要是手工制红、褐陶碎块,彩陶特征与此前发现的达坂城区阿拉沟古墓、柴窝堡、昌吉等地出土的基本一致,这一时期多为游牧民族的生活器物,时代特色比较鲜明,年代为春秋战国时期。

关键字: 内容标签:彩陶,春秋战国,新疆,遗址,残片,达坂城彩陶 春秋战国 新疆 遗址 残片 达坂城
下一篇:“肉身佛像”重修及坐垫年代确定为元初忽必烈时期||上一篇:秦始皇祖坟发现“中”形大墓 墓中无文字出现(图)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