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敏介绍说,虽然目前只发现了钝齿宏颌鱼的两块下颌骨和一块上颌骨标本,但综合以往发现,钝齿宏颌鱼的体长应超过1米,最大的个体可能达到1.2米左右,远超过了之前发现的所有志留纪脊椎动物。
在传统观点描绘的图景中,志留纪的水域为无脊椎动物所统治,脊椎动物的鼻祖——鱼类,生活在海蝎的阴影下。但潇湘动物群提供的证据显示,最迟在志留纪晚期,中国云南已经存在一个欣欣向荣的鱼群,而且有些鱼的体型已相当硕大,“鱼类时代”也许可以前推到志留纪。
“这一发现也让我们思考大气含氧量变化与脊椎动物演化之间的关系。”朱敏介绍,大气中的氧气含量与生物演化关系密切。古环境学家认为,在志留纪晚期到泥盆纪早期的时间段内,大气含氧量有一次显著的增高。但科学家们不能取得一致的是:这次增高的准确时间是什么?“我们的发现将这次增高事件前推到了约4.2亿年前的志留纪晚期,与古灰烬证据所显示的氧气含量变化模型相一致。”朱敏说:“潇湘动物群的发现与研究将继续大大改变我们对整个脊椎动物早期演化历史的认识。”
关键字: 内容标签:志留纪,云南,发现,鱼化石,1.2,米长钝齿宏颌志留纪 云南 发现 鱼化石 1.2 米长钝齿宏颌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