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甘肃黑水国遗址新发现:存在早期冶炼活动

编辑:秋痕 来源:中国新闻网
 

 
 
图为甘肃黑水国遗址考古现场。 杨艳敏 摄

中新网兰州12月8日电 (记者 冯志军)今年7月上旬至9月底,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张掖黑水国遗址开展了为期80天的年度发掘工作,获得诸多新的发现。特别是出土的一个带有圆雕羊头的环首铜刀证明黑水国遗址存在着早期的冶炼活动,这为探讨区域文化间的交流及区域性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新资料。 


  记者8日从甘肃省文物部门获悉,本年度发掘面积625平方米,均为黑水国三期——四坝文化遗存。此次发掘共出土陶器、骨器、石器、铜器等一批器物,其中铜器4件(铜锥2件、铜刀1件、铜泡1枚)。


  2013年,黑水国遗址发现遗迹单位41处,其中墓葬3座、房址15座、独立墙体1段、灰坑16处、灰沟6处,这揭示了当时的聚落形态,为了解A区房址的发展演变特别是土坯建筑的构筑方式提供了直接证据。


  黑水国遗址位于甘肃张掖西北12.5公里处,南北长15公里,东西长10公里,是新石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内有汉代墓葬群,约4平方公里。(完)


关键字: 内容标签:黑水,甘肃,遗址,冶炼,新发现,活动黑水 甘肃 遗址 冶炼 新发现 活动
下一篇:广州田野考古开展60周年 已有三处世遗预备名单||上一篇:甘肃施工工地挖出两处汉砖墓葬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