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出土简牍的益阳古县衙遗址将原址保护

编辑:秋痕 来源:深圳特区报
 
记者今天从益阳市文物处获悉,在今年的抢救性考古发掘中出土了近万枚战国至汉代简牍的铁铺岭古城址,经考证为益阳古县衙遗址,将进行原址保护。 


  铁铺岭古城址位于益阳市赫山区。2013年春节过后,为配合基本建设,湖南省考古所与益阳市文物处联合对该处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目前已发现古井15口,出土了近万枚简牍及大量瓦当、漆木器、铁器等生活、生产器具。


  铁铺岭古城遗址还未间断地保留了楚、秦、汉、三国乃至唐宋时期的遗迹遗存,古城壕、衙署、古井、地貌、水系等基本格局清晰,专家判断此处应是益阳古县衙所在地。


  尤为珍贵的是,这个遗址出土的简牍完整地记录了战国末年至三国东吴时期的古县衙运转情况,包括汉代“元始二年”的经济犯罪案卷、三国东吴“嘉禾”年间的钱粮出入账目、西汉益阳县的乡、里官佐的任免文件等,是中国罕见的古代县衙署档案实物资料。 

 
  湖南省和益阳市相关文博考古专家一致认为,该遗址是益阳先民留下的宝贵的、不可复制的文化遗产,对于推进益阳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发展社会经济,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益阳市政府已经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对铁铺岭古城址进行原址保护,并成立铁铺岭古城址保护与利用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后续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历史文化名城申报,遗址规划保护以及现有开发项目退出等事项。 (记者明星)

关键字: 内容标签:益阳,简牍,县衙,原址,出土,遗址,保护益阳 简牍 县衙 原址 出土 遗址 保护
下一篇:白鹤梁水下题刻博物馆:因三峡工程沉于江底||上一篇:屏山站汉代遗址考古重启 去年挖出汉代宫殿区遗址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