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凌晨,太原市文物局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连夜施工,直至凌晨1时左右才结束全部考古工作。墓室出土瓷烛台一个、石制墓志砖一块及瓷器碎片若干,考古人员现场拍照绘图后拿回进一步研究。当日早晨6时许,施工铲车、挖机进入,开始恢复道路施工。
据太原市文物局考古研究所专家冯钢介绍,墓葬坐东朝西,分为甬道和墓室两部分。古墓甬道为黄土夯成,自西向东长约2.4米、宽约1.5米,底部为缓坡结构,垫有细沙。甬道尽头为拱券形墓门。墓门前码放有近百块青砖,青砖后摆放有两块石板。为保护文物,考古专家未移动码放的青砖和石板,从墓室北侧的破损口进入墓室。
墓室东、南、北三面墙壁中央,均建有一个壁龛。三个壁龛大小相同,宽30厘米、高40厘米。冯钢介绍,壁龛是用来摆放长明灯、祭品等。在南侧壁龛发现一个瓷质油灯,油灯为圆形,浅底结构,大小与一元钱硬币相当。在东侧壁龛内发现一块正方形墓志砖,宽约30厘米。墓志砖为青石材质,腐蚀严重,字迹难以辨认。
5月9日晚19时许,在山西省太原市正在改造中的并州路塑料公司路段,施工方在开挖土方时发现一处明清时期的古墓葬。5月3日,中国国务院核定公布了第七批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大省山西新增181处,位列中国之首。截至目前,山西省以452处国保单位领跑全国,比第二名河南省多出95处。(完)
关键字: 内容标签:太原,闹市,明清,古墓,被盗,发掘,痕迹,结束太原 闹市 明清 古墓 被盗 发掘 痕迹 结束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