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通波塘西岸,考古队员发现了一处唐代铸造作坊遗址。记者昨天在现场看到,大量红烧土铸造残渣、陶瓷残块依然比比皆是,预示着当时这座铸造作坊生意的兴隆。宋健研究员告诉记者,作坊在使用了相当长时间后被废弃,人们将土地平整,又建造了3处建筑和5口水井。在发掘出的一口做工最精、深度最深(4.38米)的水井中,人们发现了3面唐鹦鹉衔绶带铜镜、一只铁釜,一只铁提梁鼎等金属器具。专家认为,这些东西都应该是由作坊生产。
记者看到,这批上海迄今发现的最大的唐代铜镜,虽然历经了1300多年,但其上纹饰依然生动鲜活,似乎历史在此停滞。同时也显示了当时青龙镇铸造工艺的发达。
据介绍,此次发掘过程中还出土了大量瓷器,占到近2000件出土文物的90%以上。瓷器以越窑、长沙窑、龙泉窑等为主。其中两件唐代长沙窑的瓷腰鼓是极其罕见之物。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克伦告诉记者,这些腰鼓从长沙远道运来,可能是为了满足当时的青龙镇人对于文艺的需要。
关键字: 内容标签:器物,唐宋,出土,青龙,遗址,考古,发现器物 唐宋 出土 青龙 遗址 考古 发现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