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河北武安文物工作者发现40公里明代长城遗迹

编辑:秋痕 来源:中国新闻网
 
河北武安市文物保护所30日透露,文物工作者在该市发现3处明长城遗迹,总长40余公里。河北邯郸市文物局局长王兴表示,在太行山脉发现大规模长城遗址,对研究中国古代疆域变化、社会制度及军事提供了有力实证。

据武安市文保所所长李智慧介绍:“3处明长城遗址中,发现保存完好墙体遗存6段,总长约2000余米。”
李智慧说,此外还有关隘2座,烽火台15座,山神庙2座,城堡1座,房基址4处,重修碑4通,匾额1块。
李智慧称,武安古长城大多修建于明代,主要分布在境内太行山各支脉,依据山势走势及关口分布,可分为东、中、西三个分支。东支以太行山摩天岭主峰为起点,起点处建有峻极关口,经老爷山、和尚山等至炮台岩为终点,此间山势险峻,分布众多关口。中支由摩天岭主峰沿馆陶川至活水乡的后柏山。西支由摩天岭主峰向南至小摩天岭最高峰青崖寨。
河北邯郸市文物局局长王兴表示,此次发现众多关隘、烽火台等明代长城“配套设施”,对研究长城修建及功能提供了难得实物。(马继前)


关键字: 内容标签:武安,长城,河北,遗迹,明代,工作者,文物,发现武安 长城 河北 遗迹 明代 工作者 文物 发现
下一篇:河南济源出土了汉代彩绘陶"母子鸭" 全国罕见||上一篇:临沂博物馆藏金缕玉衣:仅有手脚头套无四肢上身(1)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