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考古学家、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胡松梅说,人们都对秦汉时期的牛肉制品保存到现在感兴趣,其实与其同批的一座墓葬中还发现了一只鸡的完整骨骼,其重要意义还有待发掘。
为配合道路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2009年以来,先后两次在西安市临潼区湾李村进行考古发掘,共发掘312座秦汉等时期墓葬。令考古工作者兴奋的是,在出土的一件铜敦中竟然保留盆满钵溢的牛肉制品,经科学鉴定为中国北方的黄牛肉。
根据统计,在282座秦汉墓中,67座墓葬陪葬有带骨的动物肉制品,因肉质腐烂,只能看到动物骨骼。在随葬方式上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放置在墓室里,另一种是放置在陪葬的陶器中。除了黄牛肉放置于铜敦之中外,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个陶鼎中还发现一只完整的鸡骨骼,由此透露出中国古代鸡俗的些许信息。
民俗专家、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研究员任建库认为,自秦文公建立陈宝祠以来,古代长期以鸡为祠主。各地虽有差异,但古今大量鸡俗存在,汉代甚至发展为国家认可的鸡卜,影响至现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譬如在人的出生、婚姻、丧葬等重要人生仪式中仍有活鸡俗出现。
实际上,在古代的祭祀等重要活动中,除了猪、牛、羊等重要牺牲之外,鸡(近于凤凰)也具有重要地位。譬如《周礼》中有《鸡人》篇谈到:“鸡人掌供鸡牲,辨其物。大祭祀……凡国之大宾客、会同军旅、丧纪亦如之。”(记者冯国)
关键字: 内容标签:陕西,难觅,骨骼,年前,完整,考古发现,整鸡陕西 难觅 骨骼 年前 完整 考古发现 整鸡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