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罐形陶杯为细泥黑灰色陶质,呈半枣核形状,外套一个平折肩陶罐,陶杯与陶罐之间中空,明显具有保温的效能。
据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著名考古专家田建文判断,战国时期有很多陶杯、陶罐,但两者结合在一起、具有保温效能的罐形陶杯,目前是首次发现,这个陶器可能是保温杯的前身。
整个陶器高11厘米、口径9.6厘米、底径9厘米、折肩径15.2厘米,杯口至折肩2.2厘米,折肩一侧有两个直径为0.5厘米的小孔。
田建文分析,从杯口作子母扣状看,原先应有一杯盖,且杯盖上应有两个类似的小孔与之相应,起到固定作用。
“战国时期就有人懂得采用中空保温,这是我们没想到的。”田建文说,这个罐形陶杯从造型和陶色看,是战国时期的陶器。从器物表面有多处磕碰的痕迹看,应是一件实用器,至于是什么场合使用的,他表示还得继续研究。
中国最早的暖水瓶出现于距今900多年前的北宋后期,又称“暖水釜”。这个罐形保温陶杯距今2000多年,可能就是古代暖水瓶的前身,它的发现对研究人类陶器传统文化具有实物研究价值。
关键字: 内容标签:保温杯,山西,战国时期,发现保温杯 山西 战国时期 发现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