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名王?巫师?双墩1号坑墓主身份处于猜测阶段(2)

编辑:秋痕 来源:人民网
 
国君说

    神秘的钟离国主

    从已发掘到的文物来看,这是一座陪葬品异常丰富的古墓。周朝时期制定的礼制相当严格,下葬时必须遵守“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注:周代称天子之士为元士)三鼎或一鼎”的制度,不得僭越。而在一号坑中,考古人员已发现了3套不同形状的鼎(可能陆续还有鼎器出土),这证明了墓主人的身份至少是春秋时期小诸侯国国主或是重臣这一级别的人物。

    安徽省凤阳县文管所退休干部孙祥认为,双墩一号坑内埋葬的很可能是钟离国的国主。这一思路是从去年5月,安徽凤阳县临淮关镇钟离城遗址发现的那座古墓中得来的。

    在钟离城遗址东北约1.5公里处,一处圆形的古墓在施工时被发现。经过系统挖掘,从墓底发现了墓主和10具陪葬人员的棺木痕迹以及骨架。考古工作者在墓中发现了编钟、戈等大量随葬品。其中5个编钟上面还有铭文。

    钟离城遗址与双墩一号坑相距不过20公里,同样都是圆形墓,这二者之间很可能有某种联系。

    经过孙祥和安徽大学古文字教授刘信芳等人的共同考证,编钟上的两个铭文被确定为“钟离”二字。

    “凤阳编钟铭文‘钟离’的发现,表明这座古墓应该与凤阳古城中的钟离国贵族有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它的外部形制与内部殡葬布局与双墩一号坑惊人的相似。”阚绪杭说。

    如果最终确定两处古墓均属古钟离国所有,凤阳古墓显然不是供国主安息的最佳所在——古墓直径仅为8米左右,远不及双墩一号坑磅礴大气,陪葬丰厚。考虑到当时钟离国长年受到吴、越、楚等国的威胁,为避免国破时国主遗骸受损,秘密远葬也是一种可能。

    在历史上钟离国几乎可以被归入“失落的文明”之中,史料中对钟离国的记载十分匮乏。一般来说,钟离国是在西周早期由伯益的后代受封建立的,属于子国,国主为嬴姓。有资料称,最早时钟离国的势力范围在山东,后来进入安徽并继续一路南迁,钟离国中后期时的核心控制区域就在凤阳。

    当时的钟离国身处吴楚两大强国的包围之中,先后依附于两国,最终在春秋中晚期时为楚国所灭。

    专家指出,在双墩一号坑中出土的部分陶器带有鲜明的南方吴文化特征。这可能就是当时钟离国与周边诸侯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写照。

关键字: 内容标签:巫师,猜测,处于,身份,阶段,双墩,号坑墓主
下一篇:湖北孝昌暴雨后现明清家族墓葬群 墓葬保存完好||上一篇:河北丰宁发现辽金时期铁器窖藏 出土大量铁制农具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