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市博物馆接到村民报告,称位于铜官山区扫把沟街道后冲社区第一居民组的一户住宅旁发现了古墓,该馆便立即派人前往调查、勘测。该墓位于一片小山坡上,紧挨一齐姓居民房屋。考古人员决定第二天挖掘该墓。12日一大早,市博物馆的考古人员在该馆副馆长刘宝林的带领下开始挖掘该墓。大约上午9时许,刘宝林又接到报告称市三中操场工地上也发现了古墓,刘宝林便立即带领几名考古人员前往,而该处古墓的挖掘工作也继续进行。
市博物馆考古人员赶赴市三中操场后发现,该墓是有关施工单位平整市三中操场时挖掘出来的。据刘宝林介绍,该墓墓长约2米,墓宽约1米,内有陪葬品执壶3件,瓷碟、瓷碗2件,该执壶做工规整,釉色精美。根据出土文物推断,此墓为宋代砖室墓,陪葬品为墓主人生前使用过的器物。另据介绍,由于该墓挖掘中墓室受到了一定的损坏,考古人员很难断该墓的丧葬形式等。
随着挖掘的进行,位于铜官山区扫把街道后冲社区境内的古墓被揭开。该墓也为宋代砖室墓,距今已有近1000年了,该墓内没发现棺木和尸骨。下午4时,该墓葬的第一件文物宋代白瓷碗出土,随后,一个器形独特的白瓷花口碗又出土了,这令考古人员很是兴奋。该墓葬共挖掘一个油灯盏和7件碗碟。根据出土的文物和墓的形制,考古人员推断,该墓为宋朝时期的墓葬,墓葬主人可能是当时的普通百姓。
刘宝林告诉记者,根据我市历年发掘墓葬的情况,他认为市三中到铜陵有色职工总医院一带存在着宋代墓葬群,当天该馆发掘的两座宋代古墓,对于进一步探究铜陵地区宋代葬俗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和依据。
市博物馆有关负责人提醒市民,发现古墓后应及时向文物管理部门报告,这有利于文物主管部门对墓葬进行抢救性的文物保护发掘,这是每个市民应有的责任和义务。(来源:铜陵日报)
关键字: 内容标签:铜陵,墓葬,安徽,出土,宋代,两座,发掘,文物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