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显有盗墓痕迹的五号墓船棺中,一枚让所有考古工作人员心跳加速的小物件———“巴蜀图语”印章出现了!这个比5分硬币还
小、边上只有约三四厘米的“小不点”静静躺在泥土中。和旁边大船棺中出土的“巴蜀图语”印章上近似“王”字的图案不同,这一枚印章上是一个圆圈里包着一个阿拉伯数字“4”,背部呈圆形凸起。
众所周知,古蜀国没有文字,其社会结构、文化形态一直缺乏史料记载。在现在考古发掘中鲜见的“巴蜀图语”印章便成了解开这许多千年秘密的“钥匙”。现场考古专家分析,此枚出土的战国时期的“巴蜀图语”印,透露出一个重要的信息,即在古蜀开明王朝时期,汉字已经从中原流入巴蜀,和“巴蜀图语”一起,成为古人的交流工具。
长期研究“巴蜀图语”的《蒲江县地方志》执行主编杨晓杰介绍,可以大胆推测,大船棺墓主正是古蜀王的末代君主‘开明十二世’!”杨晓杰介绍,据史书记载,公元前316年秦国进攻古蜀国灭蜀,蜀王开明十二世在蒲江旁边今彭山武阳战败身亡,大船棺周边的小船棺,则极有可能是随同开明十二世战死的贵族和将军。
成都市政协委员、历史学家王锦生认为,史料记载公元前316年,秦灭古蜀,6年后张仪修筑成都,据此推算,船棺的下葬时间应该在公元前316年—280年之间。“古人下葬很讲究风水,统治阶级的王公贵族很可能会选择一处集中下葬。”专家们一致认为,随着发掘的深入,这一片建筑上还有可能出土更多的船棺。
关键字: 内容标签:疑为,末代,蒲江,船棺主,古蜀王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