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形刻画符号

鹿形刻画符号

猪形刻画符号
600多个刻画符号应是汉字重要源头之一
另外在双墩遗址中最让考古学家吃惊的还有双墩遗址发现630多件刻画符号。阚教授说,如此数量多、内涵丰富、结构复杂的刻画符号,不仅是目前国内外文化遗存中十分罕见的,而且这些符号大都刻画在器底部位,内容相当广泛。除了日月、山川、动植物、房屋等写实类,也有狩猎、捕鱼、网鸟、种植、养蚕、编织、饲养家畜等生产与生活类,反映内容涉及生产、生活、宗教、艺术等广泛的内涵。
这些符号结构上,可分为单体、复体和组合体,特别是不少符号反复出现,使用频率较高,具有明显的记事性质和一定的表意功能及可解释性。阚教授说:“双墩的刻画符号与西安半坡、秭归柳林溪、青海柳湾以及大汶口、良渚等其他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刻画符号相比,具有明显自身特征。这类刻画符号在定远侯家寨遗址也有发现,表明它是一定地域范围氏族群落之间表达特定含义的记录符号。”
昨天,省文化厅副厅长李修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这些刻画符号被学术届专家认为是中国汉字起源的重要源头之一,它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字的起源都有重要意义。”
双墩人造锯比鲁班早了四五千年
锯子传说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鲁班发明的。但此次考古人员在双墩遗址中却发现,早在7000年前双墩人就已经开始使用蚌锯锯割东西了。
阚教授告诉记者,他们发现的这个锯子,长约几公分,不仅有一排磨制齐整的锯齿,而且还有锯柄。整个锯子由宽大的蚌壳制作而成,不光造型别致,做工也非常考究。也就是说早在7000多年前的双墩人已经开始使用锯子了。阚教授说:“这样看来,蚌埠双墩人创造的锯子比传说中鲁班造锯至少早了四五千年。”钱颖 王素英
关键字: 内容标签:汉字,遗址,考古,源头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