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车帮忙打开棺盖
这座船棺葬是3天前在一处工地下1.5米深处发现的。昨日早上,发掘现场就已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船棺四周的泥土已清理干净,10多名考古人员和工人正围着它忙活着。9时30分,随着一阵隆隆的机器声,一辆停在工地围墙外的大吊车,将长臂隔着围墙伸到了船棺的上方,考古人员用钢绳套在船棺棺盖的头部,吊车再次启动,钢绳慢慢拉紧,一声很轻微的声响过后,棺盖开启了一条小缝,考古人员将一块木板塞进缝隙中,将棺盖垫了起来……10时02分,吊车发力,棺盖慢慢脱离棺体上升。先前嘈杂的现场一下子静了下来。有居民在现场点燃了香烛,按照当地风俗表达对船棺内贵族的尊重。
宝贝全藏在淤泥中
当船棺的棺盖被吊走后,现场再次躁动了起来,巨大的棺室让围观者连连惊叹。经考古人员测量,棺室内长4.2米,宽1.1米,中间掏空,俨然一艘巨大的独木舟。由于棺盖上有一处方形盗洞,所以棺室内沉积了大量稀泥。清理后,上百件铜器、漆器、陶器和木器慢慢显露出来。据介绍,棺尾处陪葬的主要是陶器,大量陪葬品主要集中在棺首。其中,船棺内发现的三耳黑陶豆是一种专为陪葬做的器物,在四川地区属首次发现,这种带有楚文化特征的文物,表明当时四川已与湖北、湖南等地有了文化交流。“让人惊叹的是船棺内出土的几件木胎和竹胎漆器。”考古人员说,在战国时代,漆器是有显赫身份的贵族才能用得起的高档用品,其价值可媲美青铜器。
文物彰显巴蜀文化
此外,考古人员在棺室中部还发现了大量的植物种子。经初步辨认,这些可能是谷物种子和水果果核,已经高度炭化。据推测,古人下葬时将植物种子和水果放入棺内,是希望死者到另一个世界也能够丰衣足食。
考古人员说,植物的种子通过高科技手段分析其种类,可以了解战国时期成都地区的农业状况和生态环境。通过铜兵器和陶器,可以从侧面了解当时的政治、军事和信仰,以及冶炼、铸造技术水平。而那些具有楚文化特征的文物又可以了解当时巴蜀文化和外界的交流情况
关键字: 内容标签:开船,贵族,留下,一船宝,棺古蜀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