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德清发掘我国最早官窑遗址青瓷史推前600年(图)

编辑:秋痕 来源:钱江晚报
 


 仿青铜提梁壶

    浙江作为瓷器的故乡又有了有力的实物证据。昨天,记者从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从去年10月到今年3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德清博物馆一起,在德清县龙胜村东山自然村亭子桥,发掘了一处距今二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窑址,出土了大量仿青铜器原始青瓷礼器和乐器。发掘资料表明,这是一处战国时期为越国王室与上层贵族烧造高档次生活和丧葬用瓷的窑场,是一处越国时期的“官窑”,也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官窑”遗址。 

    一个嘴的是夜壶,两个嘴的是酒壶 

    昨天,记者来到德清博物馆,工作人员正在细心修复出土的原始青瓷。众多的瓷片摆放开来,占了满满一房间。“这次出土的原始瓷残片有数吨。”亭子桥窑址考古领队、省文物考古所副所长陈元甫告诉记者。 

    在博物馆的一角,放着十多件体形各异的修复好的瓷器。其中有一件仿青铜器的礼器引起了记者的兴趣,它的外形像“虎子”,就是古人用的夜壶,但有两个嘴。一旁的考古人员为记者“答疑解惑”:一个嘴的叫“虎子”,就是古人用的夜壶;两个嘴的是盛酒的器皿,叫“提梁壶”。 

    除了这些礼器外,还有一些是仿青铜器的乐器。包括甬钟、悬铃和悬鼓座、三足缶等。这些乐器的大小与实际能使用的青铜乐器差不多,造型上也完全模仿同类实用青铜器,器物上还饰有精细的云雷纹。“这些乐器完全是陪葬用的明器,敲不得,一敲就碎。” 

    陈元甫介绍,这次亭子桥窑址出土的,除了少数碗、盘、杯盅等日用器外,主要是大量的仿青铜器礼器和乐器。礼器和乐器,在春秋战国时期,只有贵族才能使用,一般老百姓是不能用的。据他介绍,在以往发现的诸多原始青瓷窑址中,都是烧造一般的碗、盘等日常生活用品,烧造高档次仿青铜原始青瓷礼器、乐器的窑场,这是首次发现。 

    2004年,无锡鸿山发现的大型越国贵族墓,出土500多件仿青铜原始青瓷礼器和140多件原始青瓷乐器,这一发现轰动一时,成为当年的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无锡鸿山出土的礼器和乐器品种,绝大多数这里都有。”陈元甫说。 


关键字: 内容标签:官窑,德清,青瓷,遗址,发掘,最早,我国,史推前
下一篇:南京现西汉士大夫墓葬 棺木渗黑水疑为防腐剂||上一篇:南海一号“水晶宫”首次灌水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