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博物馆副馆长赵德林告诉记者,这个“小碗”是灯盏,用来放置墓室里的长明灯。从灯盏的质地、形状推测,它们应该是东晋时期洪州窑的产品。
昨日下午4时30分,古墓里又一件“宝贝”露出真容。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是一根长约70厘米的木条,形状呈圆柱形,由于长时间埋藏在地底,颜色已变成黑色。考古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用黄色的塑料薄膜将木条包好,端出古墓。关于木条的“身世”,赵副馆长表示,现在还无法判断木条的来历与用处,需要带回去仔细研究。
截至昨日下午5时许,古墓后室的淤泥已清理了一大半,由于天色渐晚,考古人员停止了挖掘。记者了解到,整座古墓淤泥全部清理完毕大约还需要一天的时间。
今日上午,考古人员将继续挖掘古墓后室,清理剩下的淤泥。他们将再一次寻找尚未找到的棺木和墓志铭。古墓到底还有多少秘密,我们拭目以待。魏莹 邹红梅
关键字: 内容标签:重见天日,东晋,挖出,古墓,宝贝,洪州窑灯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