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1236年至1302年),字达善,宋末元初人,《元史》卷189有传。据传云,达善的先人为蜀之导江(四川灌县东)人,侨寓江南。他尝从金华王柏学习朱熹的学说,“用功既专,久而不懈,所学益弘深微密,南北之士,鲜能及之”。元世祖至元中,张达善受邀请到江宁,任江宁学官,因其得到朱熹的正传,从他学习的人非常多。
张达善是著名的儒家学者,当时的吴澄说他“议论正,援据博,贯穿纵横”,是个学有根底的人。他曾将隋人所书的《出师颂》与《文选》原文作了参稽考校:“幽讠赞作赞,西戎作零,区 作宇,鼎 作铉,穷域作城,令闻作问。”他指出:“西戎”作“西零”,“言戎则所该者广,言零则一小戎耳”。这里面除了“城”是错误的,其余的字皆可通用。又指出“况我将军”脱“我”字。他还对该卷中的印章进行辨认,指出:“前后印文十三,可辨者,唐太平公主番书印一、宰相王涯永存珍秘印一、越国公钟绍京书印一半、宋朝内府印三,余未详。”其中“太平公主”漏一“主”字,补在段落末尾的空处。
此题跋卷发现于1997年,曾在某公司秋拍上露面,但未引起重视。至2003年《隋贤书出师颂》的出现引起轩然大波,才使人们想到该卷后半段的题跋。其实此卷不仅因为它是《隋贤书出师颂》的题跋,单凭该卷书写人的时代和身份,便已经足够得到收藏家的青睐,张达善的真迹本来已十分罕见,况此又不仅是数行观款而已。
此卷现为残卷,前半段割裂,剩有半印二方。文物出版社在复制《隋贤书出师颂》时,曾将两卷作了对接,结果两卷的前后半印不仅完整,而且严丝合缝,毫无缺失,令人惊叹。
作者:御风
关键字: 内容标签:题跋,亦可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