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天津蓟县发现明末清初时独特古窑址及古墓群

编辑:Jina 来源:今晚报
 



 



 

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近日在蓟县东营坊村配合建设工程的考古工作中,发现了一独特的古窑址和一批古墓葬。
   
  此次发掘出的古窑址形制独特,为以前考古所不见。此窑址位于东营坊村东的山顶上,长条形;长11.6米,宽3.2米,深0.5米,呈东北西南向分布;窑底部西南低东北高,作坡状,由操作间、火门、火膛、烟道构成。与一般窑体不同的是,该窑具有一个主火道和十二个副火道。主火道位于西南端,副火道由西南向东北依次排列分布,如十三孔桥状。火道及窑室内出土了大量草木灰。从以前天津地区所见的古代窑址看,此窑不见窑床,火膛和操作间长度相当且平行分布,较为特别。关于此窑的功能,考古专家说法不一。
   
  在此窑西部相隔5米处,有一长方形水井,深达4米,直接下挖至河沙层,应是为此窑长期使用取水准备的。关于该窑的年代,从烟道垒砌的沟纹砖看,该窑的年代上限不会早于金代。目前,考古专家们已经对该窑址进行了全面记录,准备进一步研究,以期解开谜团。
   
  据考古工作人员介绍,此次在同一考古现场还发现一批古墓葬,共清理出17座长方形土坑墓。出土文物有素面铜镜、铁镜、灰陶双耳罐、瓷罐、瓷碗、铜簪以及铜钱等,年代为明代晚期至清代初期,对于明清时期埋葬习俗以及明清考古学文化变迁具有研究价值。
    作者:刘静华


关键字: 内容标签:蓟县,初时,明末,天津,独特,发现,古墓群,古窑址
下一篇:20年后,楼兰也许只存在于传说中||上一篇:挖,还是不挖:帝王陵风雨飘摇50年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