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队员任江介绍,这次考古调查勘探从去年12月持续到今年1月,在纳(溪)宜(宾)高速公路影响范围内,共发现了26座古墓葬以及清代佛寺遗址、清代古桥梁、天主教堂、革命遗址各1处。
这些文物点中的26座古墓葬包括汉代崖墓群5处15座、宋代崖墓1座、宋元崖墓群7座、明代石室墓2座、清代石室墓1座,其中的崖墓群数量较多,规模较大,形制变化和时代跨度也较大,基本能够反映川江沿岸地区(宜宾一带)东汉至宋元时期崖墓的发展概况。
发现的1处古桥梁是清代四川乡间简易平桥的典型代表,附近有土地观音龛、修桥碑记、无名龛、阿弥陀佛碑等4件单体文物,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当地清代至上世纪初的民间信仰。
任江称:“勘探中发现的1处建筑风格中西合璧的晚清法国天主教堂,是近代西方教会势力渗透我国的重要活动场所,也是四川民众反殖民主义、反帝国主义斗争的见证;发现的1处革命遗址为朱德铜元厂遗址,是朱德同志早期革命生涯的见证。在基本建设中保护好这两处文物点将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陈德安表示,此次考古勘探在拟建公路的工程影响范围内发现了大量的地面和地下文物,并记录了工程沿线文物遗存的基本情况,为今后高速公路选线避让文物或做必要的考古发掘、文物保护奠定了基础。
纳(溪)宜(宾)高速公路东起四川泸州市纳溪区,西至宜宾市翠屏区,全长76公里,是四川南部连接重庆、贵州的重要路段。苑坚
关键字: 内容标签:文物,信仰,民间,公路,发现,四川纳宜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