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手斧长14.2厘米,宽9.5厘米,厚4.0厘米,此手斧为角岩质地,呈灰色,表面布满钙质结核。
发现此器型的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队员李霞说:“庙后山遗址发现的这件手斧无论从原料还是器型都要比小孤山的精美、规整,这说明庙后山遗址的手斧加工技术目前在东北地区是最先进的。”
庙后山古人类遗址位于本溪县小市镇山城子村庙后山南坡天然洞穴,是我国至今发现的版图中最北部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享有“东北第一人”的美誉。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此次旧石器考古调查在庙后山周围的河流三级阶地上发现了4处旧石器地点,从采集的遗物来看,与庙后山遗址的遗物属同一文化系统,调查组推断,应该是庙后山人在洞外活动的产物。
李霞说,从遗物可以推断,庙后山人不仅仅依靠山洞而活,在气候相当温暖之时,他们已经走出了山洞,在周围较高的河岸边搭建简易的窝棚遮风挡雨、打制石器从事狩猎采集活动,与自然与猛兽斗争,生存能力大大提高。
参与此次调查的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陈全家教授认为,在庙后山遗址发现的遗物都是当时人们生活行为的一部分,从当时庙后山人的生活产物来推测他们的活动范围、生存能力、加工工具技术等,对研究庙后山人的生活行为有重要作用。(李克瑶)
关键字: 内容标签:手斧,旧石器时代,辽宁,遗址,后山,精美,古人类,发现手斧 旧石器时代 辽宁 遗址 后山 精美 古人类 发现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