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体22日报道说,张家口市宣化区文物工作者在对大东门外一工地进行文物勘探时,相继发现了18座人骨保存比较完整的战国墓葬,文保部门将运用DNA技术对2000多年前的战国人骨进行检测,对中国战国时期人种、性别等特征进行研究。
据宣化区文保所副所长寇振宏介绍,这18座战国墓葬中的人骨保存得都比较完好,“这不仅在国内考古发掘中较为罕见,尤其在当时地处燕国的宣化地区更为少见”。目前,文物工作人员已经对战国人骨从头骨、脊椎骨到四肢骨全部进行了测量、观察、拍照和详细记录,将所有数据和记录输入电脑进行数据处理,并委托权威机构进行DNA分析、微量元素检测等项检测。
河北省文物局副局长谢飞认为,这些人骨之所以能够完整地保存下来,与墓葬的环境直接相关。酸性土壤的腐蚀性往往较强,一般土壤呈碱性的,墓葬中的人骨保存相对完好。张家口市阳原县泥河湾遗址曾发现过约5000年前的古人类骨骸,当时委托了吉林大学做DNA检测,为人种学这门学科的形成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完)
关键字: 内容标签:河北,对战,国人,肯定,意义,检测,专家,DNA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