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周口店不是古人类家园是死亡陷阱 谁是周口店主人(1)

编辑:秋痕 来源:人民网
 
周口店无与伦比的学术潜力与重大学术争议并存,使它在科学上独具魅力。“封存”几十年后,经过三年保护和抢救性挖掘,目前,周口店的发掘与研究正进入一个关键性节点……

  8月8日,在进行了三年保护和抢救性挖掘后,周口店古人类遗址博物馆和科学考察队联合举办新闻发布会,对3年来的发掘收获、研究成果和保护工作进展,向公众和媒体作出通报。

  此举可能再次牵动学术界和媒体的神经,引发社会对围绕北京猿人“地位”和诸多争议性学术问题的关注。

  争议:谁是周口店的主人?

  作为古人类遗址的重要代表,周口店保存了纵贯70万年的人类生存历史,是更新世古人类遗址中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科研价值最大、产出成果最多的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地。

  而国际学术界对周口店地位的挑战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一些西方学者对以往诸多研究结论的否定。

  其中,最具“杀伤力”的观点认为,周口店根本不是古人类的家园,反而是他们的“死亡陷阱”。在很多时候,所谓的“猿人洞”其实是鬣狗之家,猿人的骨骼很多是被鬣狗、洞熊等拖入洞中的。北京猿人不仅不是周口店的“主人”,相反是这里的“猎物”。

  还有西方学者质疑北京猿人的用火能力,认为遗址所谓的有控制地用火的证据不足,经燃烧的材料是被水流冲入洞内的。被当做灰烬的堆积,也可能是有机质自燃或氧化的结果。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高星认为,上述认识上的分歧与争论有多重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周口店的发掘与研究主要完成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当时科技手段和认识水平的制约使许多研究结论具有历史局限性,无法完全经受后期的检验。

  同时,高星也表示,若不对相关问题开展进一步的研究,不对上述疑问和挑战作出有效的阐释和回应,我们将无法走出对中国乃至亚洲人类起源与演化研究的瓶颈,无法在国际古人类学界取得更大的发言权和应有的学术影响力。

  契机:揭开面纱的一角

  2009年夏,由于周口店的“心脏”——第1地点西剖面存在坍塌隐患,国家文物局批准对该部位进行有限的清理发掘。

  尽管这是一次以遗产抢救和遗址保护为主旨的小规模发掘,面积局限在20平方米之内。然而,在周口店“封存”了几十年后,这次开挖动土还是揭开了周口店神秘面纱的一角。

关键字: 内容标签:周口店,谁是,陷阱,主人,古人类,死亡,家园
下一篇:中国"百慕大"鄱阳湖水域发现大量明代青花瓷||上一篇:泉州“小矮人墓葬”或与泉州450年前瘟疫有关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