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千岛湖下的千年古城(2)

编辑:秋痕 来源:文汇报
 
慎重开发
保存完好的水下古城,让旅游业者有了新的兴奋点。人们开始计划,如何进一步开发利用,让千岛湖在灵山秀水之外,体现“厚重浓郁的历史人文气息”。
各种方案渐次提出。有人提出潜水参观,但是普通人承受不了水下强大的压力;有人提出“水落城出”,用类似围墙的建筑将古城整个围起来,抽取中间的水,让古城露出来,也很快被否决——一来造价太大,二来一般的围墙无法承受水压;更多的人参考国内外不少文物的保护措施,建议“异地重建”,但是代价巨大,风险也不小。这些方案都被否决。
其实,千岛湖水下城并不是孤例。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严国泰告诉记者,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兴修水利的过程中,很多村镇成了库区,“不少水库下面有各式古城,所以,千岛湖水下城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有着示范意义。”对此,严国泰强调“一定要慎重”。
 
 
大自然的演进毕竟缓慢,还有机会继续探寻水下古城的角角落落。左研 绘




如何对待水下古城,学界各种声音中透露出“开发”、“不开发”和“慎重对待”几种态度。“开发”,就是积极挖掘下古城的旅游价值,通过各种手段把游客“引下去”,此举有着强烈的入侵性,极易造成破坏;“不开发”,即让水下古城继续安睡,保持原本风貌,开放给少数研究者;“慎重对待”,就是尽量不“打扰古城”,可以通过水下探头和全息影像等手段,从岸上显示终端观赏水下景致。
“不一定非要身临其境,毕竟水下古城的开发有一定特殊性。”严国泰认为,各地面对水下古城须头脑冷静,不能“一起上”,水下城并不适合进行旅游开发。原本被水保护完好的古城,会因为冲动型的突击开发而毁于一旦。最好的风景,应该自然流露。
目前,专家正在寻找开发旅游资源和保护水下古城之间平衡点。千岛湖旅游局方面曾表示,“水下古城保护第一”,并不赞成“潜水观光”。现在,千岛湖岸上都有坐标以标明水下古城区域,希望游客能与它“保持距离”。(撰文:戴焱淼  摄影:吴立新(除署名外)来自中国国家地理)


关键字: 内容标签:千岛湖,古城,千年
下一篇:河南新发现春秋战国时期墓葬群 出土大量文物||上一篇:广东清远“米芾墓”探寻:缺物证和可靠文字(图)(2)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