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主墓室藏着一道"暗门" 2000多年前板栗破土

编辑:汀滢 来源:扬州晚报
 
主墓室还藏着一道“暗门”!2000多年前的芝麻、板栗破土!昨天,扬州10年来出土的最大木椁墓又有重大发现。
主墓室再发现一墓门
记者看到,这块墙板表面很平整,乍一看,和四周墙板并无多大区别。但仔细端详,就会发现其特别之处——在墙板的南北两边,各有一块“特殊”的木料,它们的一条纵立边缘呈一定弧度。显然,这是经过了加工处理。当站在这块墙板的上方往下看,谜顿时解开了:原来,这两条弧边竟是门轴。
考古人员说,这门和其他的椁木一样,都是楠木的,非常坚硬牢固,每扇宽约1米多;门的背面就是外藏椁,“如果,把压在上面的一块椁盖板给揭掉,这扇门完全可以开合”。在古人的观念里,死后可从墓门自由出入自在生活,享用外藏椁等里面的物品。不过,一般只有大中型墓葬才有墓门,有的还会有墓道。
2000年前已吃上芝麻板栗
昨天,南侧厢和足厢连日来出土的铜器、漆器等纷纷上“岸”。为安全起见,文物刚一登记,就被送上车,由于数量多,车子只能分趟运输。
南侧厢内除出土了一只非常罕见的四耳铜壶,还有众多的耳杯,其中两只长约17.5厘米的大耳杯侧面绘有云纹,杯内壁龙纹栩栩如生,双耳涂金。
继前些时候出土高粱后,考古人员昨还发现,耳杯杯底沾有芝麻,并在现场发掘出了板栗壳,其形状和现在的芝麻、板栗并没有什么不同。由于雨水侵蚀,板栗壳里的果实已腐烂了,但是,这仍是2000多年前扬州人饮食生活的一大见证——看来,汉代的扬州人已有品尝喷香的芝麻和板栗的好口福了。
目前,南侧厢已发掘到了底部,开棺前的主要任务只剩下足厢搁板下层的清理发掘,离“开棺”越来越近了!本报将继续关注。
【相关新闻
“三角柱体”是装酒器具
本报曾报道的底面形似三角形的柱体,昨谜底解开。这种器型的漆器于上世纪90年代曾在安徽天长一座广陵宦谒的墓葬里出土过,名叫三角壶,“也是一种用来装酒的器具!”
这种棱角分明的酒器使用起来并不方便,古人为何要打造这样的器型?专家解释,其有助于合理利用存放器物的空间。专家进行了现场示范:将漆盘、漆耳杯等一同存放在漆箱内,若摆放不好,不仅浪费空间,器具还会因相互挤压而受损。这时,三角壶就派上大用场,侧面的弧度正是匠心所在——与漆盘、漆耳杯等器具的圆滑边缘相“咬合”,充分利用了空间。


关键字: 内容标签:暗门,墓室,破土,藏着,板栗
下一篇:河北发现"战国七雄"外的中山国长城 全长90公里||上一篇:三维现3000年前树皮屋 金沙遗址考古动用高科技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