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明初火葬墓现身北京 对研究丧葬习俗有重要意义

编辑:汀滢 来源:北京晨报
 
北京地区流行于金元时期的火葬墓习俗可能一直持续到了明代初期。日前,市文研所专家在大兴区新城北区8号地考古发掘过程中,发现了大量实物证据,这对研究北京的社会变迁及丧葬习俗有重要的意义。
在此次抢救性发掘工作中,考古人员发现了自汉代至明代不同历史时期的墓葬、陶窑、水井等遗迹,发掘出土了铜镜、陶塑动物、陶耳杯、陶罐、铜钱等文物。
此次共发掘出6座火葬墓,均为小型平民火葬墓。墓内发现有烧骨和随葬的铜钱。铜钱有唐代铜钱“开元通宝”、宋代铜钱“政和通宝”以及明初铜钱“洪武通宝”,可以判断出这批火葬墓的年代应不早于明代初年。由此可以断定,北京流行于金元时期的火葬墓习俗一直持续到明初。火葬墓在北京以及北方其他地区均有发现,而明代初年火葬墓的发现比较稀少。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丧葬,火葬,习俗,北京,重要意义,现身,研究
下一篇:"南海Ⅱ号"打捞暂告一段落 沉船疑为明万历商船||上一篇:河北临城补要村遗址出土大量晚商遗存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