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古代高速路”之称的秦直道,是秦始皇派大将蒙恬修建的从咸阳淳化直通内蒙古包头市的专用军事大道,全长700多公里,数十米宽,南北直向,路面最宽处约60米,一般亦有20米,故称作“直道”。秦直道主要路段跨陕西淳化、旬邑、宜君、黄陵、富县、甘泉、安塞等县,沿子午岭北上,多在荒山野岭间修建,宽阔通敞,气势宏大。在陕西境内的长度有四分之三,被当地人俗称为“皇上路”、“圣人条”。
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秦汉考古研究部副部长肖健一介绍,2010年,该院总计调查秦直道路线150公里,发现秦汉建筑遗址6处,墓葬群5处。其中通过对延安市甘泉县方家河直道的发掘,解决了秦直道下山、过洛河的线路问题,即:不是在圣马桥直接过河或向下游延伸过河,而是围绕圣马桥墩台下坡并转弯180度后从上游过河,因此,圣马桥墩台可认为是中国古代道路交通转盘的首次发现。
在中国考古界,秦直道研究的最大分歧是东西线之争,秦直道至黄陵兴隆关以后向东还是向北(继而向西北)是争论的焦点。此次,围绕兴隆关发掘了8条探沟,其中,兴隆关以南4条,以东2条,以北2条。
通过此次考古发掘证实,秦直道在兴隆关以南仅一条线路,一直从秦沿用至唐宋或更晚;在兴隆关以北则向东行穿越子午岭,继而北行,且一直沿用至西汉晚期;东汉开始,东线废弃,改从兴隆关直向北行,且一直沿用至唐宋;而所谓西线则与秦直道无关。(记者 冽玮)
关键字: 内容标签:直道,转盘,遗址,考古,道路交通,发掘,古代,发现,调查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