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淹没区涉及重庆、湖北共22个市(县),共有1087处文物点被列入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其中地下文物点共计723处,规划发掘面积187.4万平方米,勘探面积3163.2万平方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涉及考古单位最多的一项文物保护工程。
湖北省文物局局长沈海宁介绍,湖北已全面完成三峡湖北库区223处地下文物点抢救性发掘任务,完成考古发掘面积45.08万平方米。按照“集中保护、规模发展”思路,在秭归凤凰山、巴东狮子包、兴山古夫集中复建42处地面文物搬迁保护项目,完成搬迁复建面积达1.65万平方米。
据了解,在三峡湖北库区已发掘出的珍贵文物中,有距今6000至7000多年的“太阳人”石刻和石人雕像、新石器时代玉器、图案精美的巴文化铜戈、矛及一组保存完好的弓箭等,堪称三峡库区文物中的瑰宝。2010年6月,三峡湖北库区规模最大的地面文物复建工程屈原祠异地复建落成。以屈原祠为核心的凤凰山古建筑群也全面对外开放。
关键字: 内容标签:库区,出土文物,湖北,标本,万多件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