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广东北江“纤夫石”拟申报为文物保护

编辑:Jina 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作为飞霞景区独有的人文景观
近日,北江飞霞河段险滩屹立的数块巨大的礁石引起人们的好奇。因其满布大小不一的凹洞,当地村民称之为“纤夫石”。
据悉,这是继英德连江口后清远北江发现的又一珍贵的古代北江纤夫道遗址。作为北江飞霞景区独有的人文景观,当地拟将申报为文物加以保护。
“纤夫石”绵延十多公里
时值寒冬,北江已进入了枯水期。枯水期的北江,水位明显地下降了许多。在飞霞风景区一处叫倒装坑的岸边,几块裸露的岩石上布满了蜂窝状小孔,当地人称之为“纤夫篙”、“蜂窝岩”,显然是经过千年竹篙点戳逐渐形成。据悉,这些“纤夫石”沿飞来峡断断续续绵延十多公里,零星散落在江岸上,颇为奇特。
在离“蜂窝岩”十多米的高处,更耸立着一块重约千斤的纤夫石。仔细看,斑驳的岩石表面有道道深浅不一的勒痕,经过千百年的风雨侵蚀依然保留完整。不远处,有两块长约3米的青石板,横卧在陡峭的山壁上。据说,这就是古代北江纤夫行舟背纤拉缆行走的小道。
“纤夫石”旁发现古栈道
此前,在北江河英德连江口段浈阳峡东岸、盲仔峡隧道北面出口处,文物考察人员也发现了一块重约千斤的“纤夫石”。
据了解,纤夫石下方的河岸边就有修于明朝的古栈道,浈阳峡又名盲仔峡,是北江流经波罗坑至连江口的一段狭窄河道。
纤夫典故
据当地的老渔民说,“纤夫石”只能在北江河岸的最险处才能找到。当年这里水势汹涌,暗礁密布。为避免船只触碰岸边的江石,船上的掌舵人拼命地用铁制的篙杆头点在江石上撑船。千百年来,“纤夫石”上便布满了深浅不一的小窝。
(记者曹菁 通讯员谭宜伟摄影报道)


关键字: 内容标签:北江,纤夫,广东,文物保护,申报
下一篇:清华大学公布所藏竹简 众多历史之谜将会揭开||上一篇:湖南宋元古窑址发掘将中国“瓷都”历史前推700年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