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扬州何处是邗城

编辑:Jina 来源:扬州晚报
 
与会嘉宾 汤 杰    朱福火圭    王虎华    韦明铧    顾一平    黄继林    朱育林


  考古人员在沈家山一带考古发现数百座古墓、古井和部分建筑基建,大量生活遗迹的出现,佐证了这里曾有人类生活和居住,也引发了人们对神秘的“邗城城址”的大猜想。25日,本报与邗江史志办联合举办了古邗城研讨座谈会,特邀扬州文史专家研讨邗城、邗国与邗沟的历史


  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寻找古邗城的遗址,是扬州建城史上的一项重要课题。尽管难度很大,但学术界与考古界一直为此而努力。


  邗城遗址大猜想


  历来修城,都是在原来城址的基础上扩建或修建,吴王夫差始筑邗城后,楚王筑广陵城,再到汉代吴王刘濞筑城,一直到后来的唐城都在蜀冈上。而最早的邗城的位置究竟在何方,一直是学界未曾解开的谜。


  确定古邗城,应该有三个层面上的验证。一是考古层面,要有实物证明。目前来看,这种发现的可能性极小。二是文献层面的记载,目前得到的非常零碎,不能提供足够的支撑。三是民间传说,现在有口耳相传的蜀冈中峰说。


  “作为最早的邗城,历代城址的变迁,不晓得多少次了。要找到一个邗城的最初的城址,是比较困难的。”朱福火圭说。所以,要想给出古邗城的准确位置,非常难。


  韦明铧说,据文献记载,邗城在蜀冈之上,可是蜀冈范围很大,从六合到江都一线都属于蜀冈。邗城究竟在哪里,目前学术界比较通行的有三种说法,一说邗城在仪征六合,一说在湾头,更多的人则认为是在平山堂后的蜀冈中峰。


  仪征六合说


  在仪征六合一带的丘陵地区,考古队曾在这里发现过春秋时期的瓦片,表明这里春秋时期曾有人活动的遗迹,但未发现任何古城墙的遗迹。


  湾头说


  邗城的位置与邗沟有着密切的关系,湾头在蜀冈东端脚下濒江,湾头附近应是邗沟引江水的入口。邗沟与邗城为一体,据此推测,邗城可能在湾头一带。


  蜀冈中峰说


  在很多关于扬州的展览中,有的图上就标着邗城在蜀冈中峰。至于依据,现在还找不到。既没有文字记载,也没有考古实物的印证。目前更多的认为邗城在大明寺后的蜀冈中峰,因为这里曾是汉代广陵城的旧址,并且出土了很多的汉墓。但是,在沈家山考古发现疑似春秋的陶罐,仅仅可以说明春秋时期这里有人类活动的遗迹,至于是否是古邗城的遗址,还有待考古发掘来印证。


  邗地始祖该是谁


  虽然有关邗国、邗城的文字记载很少,但在这些仅有的文献资料可以粗略地勾勒出邗国的历史。其中,有三位重要的历史人物都与邗国、邗城有关。他们是建立邗国的邗叔,灭邗国的吴王寿梦和筑邗城、开邗沟的吴王夫差。


  邗国是不是邗叔建的?


  关于邗国,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有人认为,邗国是周武王姬发之子邗叔的封地。公元前1066年,周灭商的第二年,周武王大封诸侯,其子邗叔封于邗,封地处于淮夷之中,邗叔的子孙以国为氏,姓邗。


  寿梦灭邗国


  寿梦是一个颇有作为的君主。他不愿蜗居江南一地, 永远被人鄙视为“蛮夷”之邦, 因而采取积极措施,改变本国在诸侯心目中的形象。在位期间, 曾多次北上与中原诸侯会盟, 扩大吴国的影响, 促进了吴国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从而为以后吴国争夺霸权、取得盟主地位奠定了基础。


  朱福火圭认为,邗国为吴所并,并非在公元前486年夫差北上时,应该要比这早得多,纵观吴国的历史发展,最有可能是在吴王寿梦时,寿梦是吴王夫差的祖父。邗国后来变成了吴国的一个邑。


  夫差筑邗城


  吴王夫差,是历史课本上的“熟人”,有着600年辉煌历史的吴国葬送在他手里。但在扬州人来说,吴王夫差筑邗城开邗沟,被扬州人视为“开城鼻祖”,修建大王庙祭祀他。


  王虎华说,夫差筑邗城,使得扬州城的建城史有了明确的文字记载。开邗沟,筑邗城,沟通江、淮这两条东西向的大河,使扬州处于南北交通的枢纽要地。


  还有人认为,夫差最后就是死在邗城的。吴王夫差筑邗城,不仅仅是陈兵屯粮,而是要经营淮北。夫差被围了两年,后来逃往邗城,很有可能就死在邗城。也有人风趣地问,夫差当年有没有把西施带到邗城来?跟扬州的小苎萝村有什么关系?都值得探讨。


  邗 戈


  戈上铭文:邗王寿梦,乍为元用。意思是:邗王寿梦所作的戈,非常适用。


  邗城为何无南门


  开邗沟之前是不是就有邗地?答案是肯定的。扬州人的先民应该是淮夷。


  “邗可能是淮夷的一支。”汤杰认为,商周时期,淮夷是一个较强大的古老民族,生活在山东、安徽、江苏一部及淮水流域。西周时期,曾发生过一场对淮夷的旷日持久的战争。淮夷部落的大多数人被迫向江淮流域迁徙,在濒江高岸的蜀冈上建立了一个方国——干。《诗经·魏风·伐檀》载:“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文后对“干”的注释,“干”即河岸,“干”之本义为侵犯,假借、引申义为“岸”,而“邗”从“干”从“邑”,说明干是建在河岸或江岸上的一个方国。


  黄继林说,研究“邗”这个字,有两种比较通行的说法,一是邗通“干”,本义为水边高地,可以推测邗城是依水而建。二是“干”是一种兵器,据此可推测当时邗国的兵器制造比较先进。也有学者认为,由于当时的生产力低下,大多数的城都是依水而建,因为生活、交通方便。而“干”字的第一义项是兵器。能否这样理解:当时的淮夷是渔猎为主,渔猎工具就是形同“干”样的器具。随着材料的改变,“干”就成了一种在当时颇有杀伤力的兵器。加上淮夷骁勇善战,“干”就成了我们这一带先民的特色,以“干”闻名。


  朱福火圭说,通过有限的文字记载的研究,对比春秋时期的城池可以发现,吴王夫差所筑的邗城,建在今扬州市北郊蜀冈上,城的南沿贴近蜀冈南的断崖,城呈方形,用土夯成。城南有两道城垣,外城垣与内城垣之间有濠,外城的外侧也有濠环绕,邗城无南门,因为南冈之下便是长江,无路可通,北面仅有一个水门,只有东西设有城门。这种筑城方式与江南的越城、淹城有相似之处。 


  “古邗城也称为三里城,相当于现在的东关到小东门的距离,可见当时的邗城并不小,而且有一定的规模,人口也不少。”朱福火圭说,吴城邗后,专门为这个城市开一条邗沟,说明邗城的重要作用,学术界更多地认为,邗城是一座军事要地,是吴王夫差北上争霸中原的前沿城市。“邗城不仅仅是一个军事城,而且是吴王夫差的临时都城,夫差自称‘禺邗王’,他就是这里的王,这里就是他的都。”


  顾一平说,邗城的历史,一是要了解吴征服邗之前的邗城,但是有关文字记载很少,二是要了解吴城邗之后的邗城。目前还仅仅停留在对文字记载上的研究,缺乏考古研究的印证。


  朱广盛 慕相中

关键字: 内容标签:扬州,是邗城
下一篇:河北仰韶文化遗址:6000年前古人用砂锅做饭||上一篇:河北仰韶文化遗址:6000年前古人用砂锅做饭(图)
分享到
推荐好文